10大癌症死因排行出爐 肺癌肝癌連40年排前2

衛福部108年10大癌症死因包含: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攝影陳敬哲

衛福部今(16)日報告108(201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38年持續佔據第1位。108年共有50,232人死於癌症,然而大腸癌雖然發生率最高,癌症死亡人數最多卻是肺癌,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肺癌最主要發生因子就在吸菸,大腸癌死亡率較低,很可能因篩檢率高,讓患者能早期治療。

衛福部108年10大癌症死因包含: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比較108年與107年,前6大主要癌症的順位都沒有變,特別是肺癌與肝癌,連續40年排名前2名,口腔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都往前。

分析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1名肺癌死亡9,701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22.8人;第2名肝癌死亡7,881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8.8人;第3名大腸癌死亡6,436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4.9人;第4名女性乳癌2,633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3.1人;第5名口腔癌死亡3,425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8.9人。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針對癌症死因解釋,肺癌70%發生原因在於吸菸,雖然菸害防制法推動,讓肺癌整體比率下降,但仍然有許多民衆煙癮。站在政府立場,必須持續推動菸害防制,並且家族內有肺癌患者,肺癌罹患機會也會提高7倍,因此具有家族風險民衆,最好要注意肺癌危險,降低接觸危害因子。

賈淑麗持續說明,10大癌症死因第2名肝癌,慢性肝炎是最主要成因,例如B型肝炎與C型肝炎;不過在75年左右B型肝炎疫苗公費施打下,B型肝炎發生率就開始降低,近年C型肝炎藥費有健保支付,相信肝癌死亡率都會持續降低。

另一方面,大腸癌雖然是10大癌症發生第1名,10大癌症死因第3名,賈淑麗特別說,但因爲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在93年就開始實施,108年時接受檢查約133萬人,當中2600人確診癌症,3萬人檢出癌前病變,有效在癌症初期就能完成治療,大幅增加存活率研究發現每2年篩檢1次糞便潛血,就能減少35%死亡風險。

女性乳癌只有女性會發生,卻在不論男女的總排名上都在10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顯見乳癌的嚴重性。賈淑麗提醒,乳癌在癌症屬性中,算是發展比較快速的癌症,加上檢查不方便,即便政府有推動免費篩檢,接受度也不如糞便潛血與口腔癌檢查。然而藉由乳房X光攝影,卻能夠及早找出異常組織。因乳癌出現症狀有時爲時已晚,因此呼籲符合資格女性,每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能夠下降乳癌死亡率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