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劇本角逐40萬首獎!「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公佈入圍名單

影委會總監饒紫娟(左二)、拍臺北評審姚經玉(左起)、傅凱羚、張哲鳴合照。(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

影委會總監饒紫娟(左起)、拍臺北評審王莉雯、侯季然、塗翔文合照。(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提供)

第15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於今(29)日公佈入圍名單,共計有16部作品脫穎而出,共同角逐總獎金66萬的獎項。本屆報名劇本高達166件是歷年次高,其中來自海外的報名者共有9位,參賽作品類型多元,包括喜劇、懸疑驚悚、犯罪、科幻、動作冒險、傳記、音樂劇等,與臺北的場景、意象結合,充分展現創作者多元且爆發的能量。

徵選評審由監製、導演、編劇、影評跨領域組成,分別爲億萬監製葉如芬、海鵬影業總監姚經玉、知名影評人與監製塗翔文、以《返校》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傅凱羚、多次入圍金鐘和金馬獎的編劇王莉雯、《南方小羊牧場》導演侯季然、資深媒體人與編劇張哲鳴,以各自專業的觀點組成陣容堅強的評審團。

葉如芬首度擔任「拍臺北」評審,她開心說道疫情過後創作旺盛,這次參賽劇本內容紮實又活潑,編劇們在臺北市內發揮想像力,創造出各種內容元素,有時代劇、有愛情、有動作也有恐怖片,「身爲電影監製,我衷心希望這些劇本都可以拍成電影,非常期待!」今年適逢葉如芬邁入影視產業第30年,她大方分享不放棄的秘訣就是「專心一致」,沒有馬上成功的捷徑,唯有專心地好好走自己的路。她更鼓勵創作者:「不管有沒有得獎,不放棄,繼續寫!」

資深電影人姚經玉曾擔任多部國片推手,有「藝術片之王」的美譽,近年多擔任監製的他,此次評審劇本會更看重潛力以及是否有發展的可能性。入行34年,姚經玉回首當初憑藉一股傻勁投入電影,至今看過無數劇本,他認爲劇本在拍成影視作品前常面臨很多調整,創作者應具有一定的雅量和思索,讓劇本走向另外一種加分的可能,「創作劇本是藍圖,任何的藍圖都是可以修正的。」

曾任金馬評審的資深影評人與監製塗翔文笑稱擔任劇本評審真是一件苦差事,「有苦勞但也有收穫,可以理解現在的趨勢以及創作者關心的題材」。他認爲此次參賽投稿劇本整體來說類型多元,商業化作品也變多了,「有幾件劇本不管最後有沒有得獎,我都很想在頒獎典禮後跟編劇聊一聊!有些人的寫作技巧非常好,以後可以找他合作。」並歸納出他個人認爲劇本可以從比賽中脫穎而出入圍的3個重點,第1故事本身要有新鮮感、吸引力;第2要有基本的寫作功力,不一定是最華麗的詞藻,但要有基本的劇本格式結構;最後則是生活化,對白的部分要多多爬梳,在戲劇上讓人覺得有說服力。

《返校》金馬編劇傅凱羚同時也創作過《天黑請閉眼》、《當男人戀愛時》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她曾獲第4屆拍臺北銅獎,這次「回孃家」首次擔任拍臺北評審,她稱讚本屆水準已經遠比當時拉高更多,身爲職業編劇覺得興奮又刺激!她發覺參賽者非常注意有高度的娛樂性,更把可執行性與市場性放在心裡。談到入行編劇的契機,傅凱羚笑稱:「如果你只會寫東西,然後你又夠窮的話,沒多久你就會入行了!」她鼓勵編劇只要有機會有管道都去嘗試,「遇到撞牆期就撞吧,第二天醒來又是一條好漢,再繼續寫下去。」

評審王莉雯曾以《翻滾吧,阿信!》入圍金馬獎最佳原着劇本,近年更以《引爆點》獲文化部優良電影劇本首獎,她形容擔任劇本評審「有一種在看別人日記的感覺,相當享受這種偷窺的快感!」也分享這次評選過程中,劇本中鮮明的角色、生動的臺詞和獨特的題材都會讓她眼睛爲之一亮,她建議參賽者對這些多多琢磨。回想起入行編劇的過程,表示一開始是爲了幫導演老公莊景燊省下編劇費,「因而發現寫作是通往內心的一條路,越寫越有趣」,電影講的是生活,若遇到寫作瓶頸,王莉雯鼓勵創作者:「先放下作品,好好地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再回頭看看你的作品與生活的連結,也許會有突破。」

評審經驗豐富的導演侯季然則提醒創作者:「一個城市有非常多的樣貌,有些劇本寫的是臺北普遍、表面的面向,若能更深入臺北的歷史、巷弄、人文,進入這座城市的靈魂,有更深刻的感受,看到臺北的另一面,會是在拍臺北比賽很關鍵的一點。」另外他也特別鼓勵沒有入圍的創作者:「不要氣餒,下一次再投,或是把作品再更精進,未來有任何機會都不要放棄去爭取,一定要堅持。」

《哈勇家》共同監製,身兼資深媒體人、影評人和編劇的張哲鳴認爲,參賽的故事多元性豐富,特別多穿越時空、科幻奇幻以及疫情背景,讓他收穫良多。張哲鳴建議劇本寫作關鍵要回到故事的根本,「能否把故事的起承轉合講得完整,並有邏輯性的思考。」

歷經兩個多月的劇本審查期,評審們自166件報名作品中,共同評選出的16部入圍作品包括:王毓茹《B.C.草莓》;馮勃棣《永恆前一秒》;張哲豪《溯流》,將一同角逐「金劇本獎」40 萬元、「銀劇本獎」15 萬元、「銅劇本獎」5 萬元三項大獎,以及三名佳作各2萬元等獎項。第十五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之頒獎典禮將於9月26日在臺北誠品行旅登場,再度邀請曾寶儀擔任典禮主持人,當天將揭曉各獎項得主並頒發獎金及入圍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