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際期貨論壇 聚焦通膨巨獸

元富期貨總經理黃正雄(左起)、兆豐期貨總經理凌墉宏、期貨公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周武華、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臺灣期貨交易所結算部經理許鈴佩、歐交所大中華區副總裁洪湘雅共同出席論壇。圖/期貨公會提供

全球經濟遭逢新冠疫情衝擊後,供應鏈瓶頸、塞港缺料、停工隨之而來,復以今年2月來俄烏戰爭延燒能源市場致使原物料價格失控飆漲,通膨也隨之推上高點,各國央行被迫隨着美國掀起升息浪潮,在此背景之下,由期貨公會主辦、臺灣期貨交易所協辦的2022臺北國際期貨線上論壇,以「通膨與升息環境下,期貨業之挑戰與因應之道」爲主題,邀請業界專家分享實務觀點,聚焦期貨市場新未來的機會與挑戰。

俄烏戰爭令原以燒燙的通膨更加火熱,美國爲因應通膨超鷹派升息,不僅震撼全球金融市場,更波及期現貨市場,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期貨具有多空操作特性,如若運用得宜,不僅能在高通膨、高利率及劇烈波動市況下規避風險,並增加收益。

爲此,期交所持續推出新商品、新制度革新,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指出,期交所今年推出半導體30期貨、航運期貨、推出臺指選擇權及小型臺指期貨雙週到期契約商品、開辦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業務、將ETF期貨納入夜盤交易,並將動態價格穩定措施擴大適用至電子、金融及ETF選擇權。陳佩君說明,提供交易人有更多工具可以因應行情震盪,對期貨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助益很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全球遭逢重大政經事件交錯影響,經濟社會面臨許多難以預測的情景。黃天牧指出,截至今年10月底,期貨市場累計交易量已經突破3億口,受惠避險需求持續增溫,夜盤交易量呈現逐步增長態勢,凸顯期貨避險功能的重要性。黃天牧表示期貨業如何彰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與價值,是機會也是挑戰。

此外,金管會已與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簽署瞭解備忘錄(MOU),就期交所申請ESMA認可爲第三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QCCP)建立跨國監理合作協議,並已督導期交所取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之QCCP暫時性認可資格,且澳洲金融機構亦可依據該國法令規範自行認定期交所爲QCCP,有利吸引美國及澳洲等國際金融機構參與我國金融市場,提升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