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省上市公司數量大排名,廣東省排名第一

截止2023年三季度,我們對我國前20位省市上市公司進行了統計,現將結果整理如下:

其中排名第一梯隊3個省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尤其明顯。廣東省在868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值也是第一,達到13萬億。廣東省經濟實力雄厚已經是人所共知,與該省GDP排名基本吻合,也進一步證實了廣東省經濟質量總體突出。

排名第二的是浙江省,其上市公司數量比江蘇省多出7家,總市值也領先近3,000萬億。然而,與榜首的廣東省相比還存在顯著差距。具體而言,浙江省在上市公司數量上較廣東省少了170家,而在市值方面更是相差近一倍。這表明廣東省的上市公司規模更大,而浙江省的上市公司相對較小。特別是廣東省擁有騰訊、比亞迪等頭部大型企業,而浙江省則僅有阿里巴巴一家。近年來,阿里巴巴的發展呈現衰退趨勢。

江蘇省以685家上市公司位列第三,儘管其GDP排名第二,但在本排名中稍顯落後,排名低於浙江省,市值也略低於浙江。總體而言,江蘇和浙江的經濟實力非常接近,差距在5%以內。兩省的上市公司規模相當,這使得江浙地區成爲除廣東省外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第二梯隊包括三個上市公司數量在200-500之間的省市,分別爲北京、上海和山東。其中,北京作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雖然從GDP總量來看並不是很大,因其地域面積和人口規模相對較小。然而,作爲首都和全國政治中心,北京匯聚了大量的上市公司。許多公司選擇北京作爲其總部所在地,因此北京的上市公司數量相當可觀。同時,北京的大型企業衆多,這使得北京的總市值達到了23萬億,甚至超過了排名第一的廣東省近10萬億。這表明,平均而言北京的上市公司規模要比廣東省大得多,這是北京的一個顯著特點。

上海上市公司和北京差不多多,但是總市值比北京低很多,只有北京1/3。由此可見,上海同樣缺少大型頭部企業。上海雖然也是總部基地,但是上海比北京更缺乏大型央企和巨型企業。所以上海整體市值比較低。但上海上市公司平均市值高於浙江、江蘇。

排在第六位的是山東省,其上市公司數量明顯比前幾位少很多,僅有305家,市值約爲35,000億,僅爲江浙地區的一半,這表明山東省的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與江浙地區相似。作爲GDP排名第三的省份,山東省的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僅排在第六位,這顯示出其整體經濟質量還有待提高。山東省的大部分GDP可能來源於非上市公司,說明其經濟發展程度還不夠成熟。與江浙地區相比,山東省的整體發展狀態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迎頭趕上。

第三梯隊包括上市公司數量在100-200之間的省市,具體爲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和河南這六個省份。綜合來看,這六個省份的經濟表現相當不錯,基本上都被認爲是經濟中游的大省,其GDP排名也位於全國前十名。其中,表現最爲亮眼的是安徽省。儘管安徽省的GDP在這六個省份中排名最後,但其上市公司數量卻位列第一。這表明,安徽省的經濟表現仍然值得肯定和關注。

河南省經濟表現比較疲軟。儘管其GDP排名在這六個省份中位列第一,排名全國第五,但上市公司數量卻排在最後一位。這說明河南省總體經濟集中度比較差,中小企業衆多,但有競爭力頭部企業很少,河南省仍需繼續努力。

福建省的上市公司數量雖然只有170家,但總市值卻達到了3萬億,與擁有300家上市公司的山東省相當接近。這表明福建省擁有一批特別優秀的頭部企業,如我們所熟知的寧德時代等。這些企業在福建省的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併爲其市值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後一名梯隊由上市公司數50-100家的八個省組成,即江西,遼寧,陝西,河北,重慶,天津,新疆,吉林。從整體上看,上述各省經濟發展水平與其上市公司數量基本吻合。

在最後一個梯隊中,天津市的表現相對較爲突出。作爲直轄市,儘管其各方面排名都比較低,但上市公司數量排在了第18位。天津被北京和上海搶去了大部分風頭,但與一般的省份相比,天津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吉林省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儘管其GDP排名只有全國第26位,但上市公司數量卻排在全國前20名。

一個區域內上市公司的數量,是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從整體上看,上市公司由於其規範度、規模普遍較大,在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等方面作用十分顯著,成爲經濟發展主力軍。

在全國範圍內,北京和上海兩大直轄市表現尤爲突出。儘管它們的人口和麪積相對較小,但成爲了衆多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展現了極高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些地區的經濟成熟度和濃度相對較高,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

廣東省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歷來是經濟大省的代表。其上市公司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規模上都遠遠領先於其他經濟大省,這也進一步說明廣東經濟大省地位名副其實。

江浙地區則一如既往,保持平穩發展。尤其是浙江省雖然在人口,GDP等方面遠遠不及江蘇省,但是在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上略勝一籌。說明浙江省經濟質量很好,在北京,上海,廣東之後。

江蘇省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儘管江蘇的人口規模和GDP總量可以與廣東相媲美,但在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規模上,江蘇與廣東的差距較大。這表明,江蘇的整體發展水平仍落後於廣東。而且江蘇目前缺少頂尖的頭部企業。與廣東的騰訊和比亞迪、浙江的阿里巴巴相比,江蘇尚未培育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頂尖企業,這成爲江蘇經濟發展的一個痛點,也是江蘇需要努力的方向。江蘇何時能夠培育出自己的超級巨無霸企業,值得我們期待。

簡言之,上市公司數量排名和GDP排名有部分吻合,但是對某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評估需考慮諸多因素。

圖文來源網絡,如侵聯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