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年度車揭曉,哪些合資車值得選擇?

2024年世界年度汽車大獎(World Car Awards)於日前揭曉,結果在意料之中,也在之外。

我們先來看看2024年世界年度汽車獲獎名單:

世界年度車—起亞EV9

世界豪華車—寶馬5系(參數丨圖片)/i5

世界性能車—現代IONIQ 5N

世界電動車—起亞EV9

世界設計車—豐田普銳斯

世界城市車—沃爾沃EX30

第一次,世界年度汽車大獎的6個獎項,全部出現純電和混動車型的名字,或許這證明油車時代真的過去了。

在國內市場不被看好的韓國車,在世界年度汽車大獎上卻連續三年奪得冠軍,其中起亞EV9包攬最高獎項“世界年度車”,以及“年度電動車”兩大獎項,結果與近年韓國電動車的國際地位相符。

而6個獎項中,日韓系佔了4席。

中國品牌也參與評選,比亞迪海豹入圍了“2024世界年度車大獎”的前三,另外比亞迪海豚和極氪X也成功入圍分獎項大賽。

中國品牌雖然2024年最終無緣大獎,但已經展示出了實力,中國區評委也相信離拿獎不遠了。

世界年度汽車評是與北美年度汽車、歐洲年度汽車並稱爲世界三大汽車獎項,所以獲獎車型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2024年度世界汽車評選大賽於去年9月開啓海選,今年有來自29個國家100多名汽車媒體記者組成的評委團,其中也包括來自中國的評委。

車型方面,來自全球大部分國家車企車型都參加海選。這一屆參與的中國車型還是很多,我們熟悉的國內新能源品牌比亞迪、極氪、小鵬、嵐圖等都在其中。

不過如果要角逐最高獎項——年度最佳汽車,就需要滿足一定條件:

首先車型必須是年產量大於1萬輛的量產車,其次車型必須在至少兩大洲兩個主要市場銷售過。所以第二項條件就有許多中國品牌車型不屬合。而比亞迪海豹是一款國際車型,也是憑實力衝進了決賽圈。

下面,我們來看看今年獲獎的幾款車型:

世界年度車&世界電動汽車—起亞EV9

現代集團是這次最大的贏家,起亞EV9一輛車奪得最高獎項——2024年“世界年度汽車”,以及分項2024年“世界電動汽車”雙料大獎。

評審團對起亞EV9的創新設計、寬敞的七座內部空間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給予高度評價。它有着簡潔、前衛的設計風格,充滿了科技感。

EV9基於起亞全新純電專業平臺E-GMP打造,是起亞首款採用第四代電池技術的車型。

世界豪華車—寶馬5系/i5

最終寶馬擊敗了奔馳E級和EQE SUV,還有雷克薩斯LM等。新款寶馬5系及其電動版i5共同贏得了年度世界豪華汽車獎。

對於寶馬來說,這次是參加世界汽車獎20年的歷史上第九次獲獎。

評委會在大量的駕駛過程中寶馬新車進行了評估,動力系統的強大輸出,遠距離駕駛舒適性和衆多創新數字科技贏得評委會青睞。豪華車裡最運動的,這就是寶馬的武器。

世界性能車—現代IONIQ 5N

又是現代集團,又是IONIQ。現代汽車IONIQ系列已經是連續三年、第四次獲世界年度車大獎。

IONIQ 5N搭載的雙電機最大轉速21000轉/分,輸出609PS,最大扭矩達740Nm,在N模式下能提升至650PS。0-100km/h加速僅需3.4秒,並可在賽道內達到260km/h的極速。

應用N品牌賽車運動技術及經驗,讓電動化時代的“駕駛樂趣”擁有了新的可能,而顯然現代IONIQ 5N也獲得了評委的認同。

世界設計車—豐田普銳斯

歷代的豐田普銳斯,已經是各種國際汽車大獎的常客了,不過新款普銳斯竟然不是因爲動力和環保,而是獲得了“世界設計車”。

今年的世界年度汽車設計大獎,先由6位知名的設計專家爲評選團抉擇出最終的入圍名單,再交由來自29個國家的100名國際汽車媒體組成的評審團進行不記名投票。

最終豐田普銳斯以高達302分的高分成功擊敗法拉利Purosangue和福特Bronco,奪得這一殊榮。

世界城市車—沃爾沃EX30

沃爾沃EX30榮獲2024年度世界城市汽車獎,擊敗了比亞迪海豚和雷克薩斯LBX的競爭對手。我相信設計一定是EX30的增分項。

沃爾沃EX30的內飾設計兼具功能和美學,選用了可再生和回收材料,營造出一種清新而富有魅力的內部空間。

動力與性能方面提供了多種動力模式,包括單電機模式、後驅長續航模式和四驅版。

中國品牌離拿獎有多遠?

今年比亞迪海豹入圍了“2024世界年度車大獎”的前三,另外比亞迪海豚和極氪X也成功入圍分獎項大賽。

可以說中國品牌雖然2024年最終無緣大獎,但已經展示出了實力,相信離拿獎不遠了。

2024世界年度車評選結果,肯定是不合國人胃口。我們經常說自己是新能源大國,但6個大獎日韓佔4席,中國品牌並沒有上線。

坦白來說,這對中國品牌可能是一場“不公平”的評選,是不是外國評委沒有考慮中國國內電動車市場的情況?但另一方面,世界年度車可能反映了世界範圍對新能源車型的看法。

世界年度車打分投票項目包括了“駕乘環境、動力性能、性價比、安全、環保、市場意義和感性層面吸引力多個項目。每個項目權重相同,力求真實有效。

而評選要求車型必須是年產量大於1萬輛的量產車,其次車型必須在至少兩大洲兩個主要市場銷售過。這兩條已經把許多國內優秀的新能源車拒之門外。

或許也告訴了大家,有時候在國內卷還不算勝利,贏了世界纔算贏。

文章的最後,我摘錄了2024世界年度車一位中國區評委朋友圈的話:

在這個大獎評選的很長的名單裡,看不到遙遙領先,看不到百公里加速2秒多。

能看到的,什麼是多元的汽車包容度,什麼是慢下來的設計。

什麼是不同材質不同立體搭配的設計功力,什麼是毫不浮誇的實用。

什麼是好玩的高性能,什麼是網上沒贏過現實沒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