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 黃珊珊提永續臺北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前排右)提出「永續臺北」政策,設置「氣候轉型基金」獎勵及補助企業減輕改革成本,並以綠運輸實現淨零碳排的環境共融。(黃珊珊競選辦公室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臺北市推動2050淨零碳排不遺餘力,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表示,下任市長態度與執行力攸關能否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因此她提出「永續臺北」政策,包括設置10億元「氣候轉型基金」專款專用,透過獎勵及補助讓企業減輕改革成本,並推動共融交通治理,以綠運輸實現淨零碳排的「環境共融」。

黃珊珊表示,《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是全國首部2050淨零排放地方自治法規,擘畫未來30年方向,2030年減碳40%,2040年65%,最終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

黃珊珊強調,他提出的「永續臺北」政策兼顧公平正義,臺北市政府將設置「氣候轉型基金」,專款專用於因受到變革當中,影響較爲巨大的民衆、企業及勞工。

另針對共融交通治理,黃珊珊說,預計在2030年達成10大目標,包括完善捷運路網、電動車充電格位2000格、電動公車全面電動化、提供共享汽機車2萬4200輛、YouBike2.0租借量每年3300萬次、路邊停車收費非現金比例達100%等。

黃珊珊指出,目標於2050年將全臺北市畫設爲低碳交通區,以打造全綠色運具使用環境。

她另提出能源自主計劃,陸續將全市垃圾焚化廠轉型爲發電效率25%以上的生質能源電廠,原本的垃圾焚化廠區也增加焚化底渣分選廠、焚化飛灰水洗廠及資源回收細分類場,統合爲綠能循環園區。

黃珊珊強調,未來8年是臺北市在淨零排放接力賽上的第一棒,她有堅強的企圖心,更以豐富的市政執行經驗,有信心帶領檯北市完成第一棒的轉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