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旅行社「暫時登出」!業者估:6月後會很慘、紓困貸款應提高

▲暫停出團到5月底,讓多家旅行社吃不消。(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彭懷玉、蔡玟君/臺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未熄,暫停出團到5月底,讓多家旅行社吃不消,陸續出現暫停營業風波,據品保協會近日公告,截至13日爲止已有21家停權,意味暫停營業。此外,已有9家旅行社宣佈解散,業者坦言,這次政府紓困反應快、方案多且全面,但若疫情持續,6月過後可能會很慘。

▲▼品保協會公佈旅行社停業名單。(圖/翻攝自品保協會網站

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說明,簡而言之,被品保協會「停權」的意思就是暫時歇業,而解散或退會就表示退出旅行社圈子,「就是不玩了啦」。21家停權的旅行社中,大部分是做自由行旅客,其中就有業者透露,「現在先暫停營業,等將來疫情結束,陸客自由行有開放再回來。」李奇嶽坦言,目前大家預計還可以撐到6月,但6月過後可能會很慘。

李奇嶽指出,對比17年前的SARS,這次政府的反應又快、方案多且全面,但他認爲有些細節仍有討論空間,「跟世界相比還是有落差,舉例來說,一樣是紓困貸款,像是日本是免息貸款,我們還是有息,這就有差,而最低薪資補貼部分,韓國就支付9成薪水,紐西蘭發放最低工資,而英國也還有8成薪,臺灣才補貼4成,這就是臺灣與國際之間的落差。」

桃園機場。(圖/記者李毓康攝)

另外,紓困方面,例如中小企業貸款目前規定爲50萬以下簡便審,李奇嶽認爲不太夠,應該要提高到100萬元以下,而貸款部分,目前信保基金有保9成,所以銀行風險10萬元,只要沒有欠稅、欠錢紀錄、正常營業,都應開放貸款。李奇嶽也指出,人員訓練課程現在越開越多,陸續也有學員結訓,大家的反應都很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