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重貶8%!弱人民幣時代來了 專家揭背後2大原因

▲這波人民幣貶勢來勢洶洶,單是這3個月以來就一口氣貶值8%。(示意圖/CFP)

文/今週刊

短短3個月貶值8%,讓臺灣3千2百億人民幣存款的價值快速縮水,更讓總規模逾2千億元新臺幣陸股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賠到幾乎臉色發青…。人民幣,這個讓退休保本族趨之若鶩,讓投機炒作族汲汲營營明星資產,到底怎麼了?

隨着中國經濟規模「超德趕日」,買人民幣資產,幾乎等同於買一個未來可以發財的夢想。豈料,這場美夢,已經逐漸變質成一場噩夢!從2015年「811匯改」算起,近3年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9.3%;兌新臺幣貶值12%。

投資陸股更慘,近3年來,上海綜合指數下跌24%,同期間臺股上漲33%,日本股市爬升10.6%,科技股爲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更大漲53%。

跌破專家眼鏡揭開人民幣貶值的表象深層

造成這波人民幣貶值,有兩個最重要因素:一個是「表象」的,即中美貿易戰;一個是「深層」的原因,即中國經濟的基本面

「中美貿易戰是人民幣近來貶值的導火線,但人民幣貶值有更深層的政經結構,甚至是國際衝突問題。」AIA Wealth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吳嘉隆指出。

7月25日,美國宣佈,與歐盟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共識,同意在非汽車領域達成關稅、零補貼。而更早在一週前,歐盟也與日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美、歐、日三邊零關稅指日可待,象徵WTO可能步入歷史。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指出,人民幣貶值,來自三個壓力:「川普透過減稅手段,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外資企業拔樁匯出資金是第一個壓力;中國經濟降溫趨緩,投機性外資基於避險,減碼人民幣資產是第二個壓力;中國財經當局槓桿、擠泡沫,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有助於房地產泡沫持續吹大,並抵銷美國課關稅的衝擊,穩定經濟成長,此爲第三個壓力。」

干預只是一時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

不少專家認爲,人民幣不可能大幅貶值,甚至會力守7元兌1美元的關卡。問題是,人民幣匯率,已經不是官方意志所能決定。劉孟俊說:「人民幣與國際接軌匯率改革已實施多年,市場力量愈來愈重要,人民幣走勢,至少長期性匯率走勢,終將由中國經濟基本面所決定。」

隨着中國經濟的「轉速換檔」,一個「弱人民幣」時代實際上已經來了。隨着中國外匯存底與出超迅猛增加,人民幣低估聲浪愈來愈強。(閱讀全文…)

本文爲精采摘要,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128期)。你可能也會感興趣》中美貿易肉搏戰危機入市或危機出場? 墨比爾斯:現在不是買中國ETF的時候! 幾家歡樂幾家愁 人民幣大貶這些公司躺着賺 中國P2P市場持續崩塌 學者擔憂:恐面臨中國經濟泡沫化 退休保本族不可不懂》投資人民幣想贏 牢記這3心法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