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間SRF發電廠將進駐 大潭人抗議 桃園啓動「包公車」專案

3間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廠將進駐桃園觀音桃科園區,大潭居民29日表達拒絕設廠訴求。(蔡明亙攝)

可寧衛能源公司29日上午於桃園市觀音區大潭活動中心辦理設廠說明會,現場約300人蔘與。(蔡明亙攝)

桃園市將有3間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廠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其中可寧衛能源公司今辦說明會,聚集約300名大潭居民,表達拒絕設廠訴求。經發局表示,將控管污染物總量並加強環境品質監測,會將民衆意見帶回研議。環保局則說,近來觀音民衆陳情案增加,將啓動「包公車」專案,聯合稽查空氣、污水與廢棄物等指標。

可寧衛公司總經理蔡仕傑今簡報說明設電廠緣起、入園規畫、設施設置及敦親睦鄰回饋計劃等。不過,多位里民表示「觀音已經很可憐,別再給我們煙囪,留點空間讓我們生活」,更有人沉痛說「你們要錢、我們要命」,也有人提出大潭空污問題未解,常飄異味,盼增設儀器監控,用數據說話。

「大潭人很好欺負嗎?」大潭裡長彭明聰說,現已有大潭電廠、中油三接、生質能中心、還有桃科與環科,如今又有3間SRF發電廠要進駐,居民生活品質已飽受空污影響,呼籲政府協助,別再讓大潭人過悲慘生活。

市議員吳進昌指出,SRF有助解決國內垃圾問題,也支持可寧衛使用SRF發電,肯定其爲臺灣環保的努力,但反對將發電廠設在觀音,應另尋他處,觀音空污總量已超標,若一口氣來3間發電廠,大潭裡首當其衝,他強調不是燃燒SRF不好,是別選址在觀音。

市議員許更生說,觀音各工業區已造成空污排量超標,SRF發電廠只有另外選址纔是最好選擇,他會與民衆站在一起,和各里長、吳進昌一同爲民發聲。

對於里民疑慮,可寧衛說明,SRF組成大部分都是回收塑料瓶、廢紙、廢橡膠、廢纖維等,這些物質污染物不高,可透過防治污染技術管控,他們也承諾污染排放總量會做到更低,民衆可安心,儘管SRF本身不在大潭製造,他們也會追蹤前端製作工廠,讓大家知道他們燒的燃料相對較乾淨。

蔡仕傑表示,公司長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今里民反映內容相當正面,會將地方意見帶回公司討論,並以專項議題處理,會做到讓里民放心。

經發局開發管理科長林彥良說,經濟部與環保署2020年在「研商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再生能源產業申請入園案」會議中決議,請桃市府同意再生能源廠商於符合入園條件下進駐桃科。條件包括廠商發電所使用SRF應有60%以上由桃園市內廢棄物產製,若數量不足可向市府協商使用比例;空污排放量須符合電力設施空氣污染排放標準,不得超過桃科園區環評規定;SRF須符環保署公告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標準;不得申請設置廢棄物處理機構或廢棄物再利用。

林彥良提到,SRF廠與傳統焚化爐不同,廢棄物分類後製成再生燃料,臺灣已採歐盟標準由環保署訂出「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近年並運用科技設備偵查空污,確保民衆生活權益。

據悉,將進駐觀音的SRF廠商爲可寧衛、臺灣立方與立疆開發,分別佔地3、2.6、8公頃,另2間廠商後續也將辦說明會。林彥良表示,將嚴格控管桃科污染物總量,加強桃環科園區環境品質監測與稽查,要求廠商做好空污防治。

林彥良說,會將地方意見帶回研議,持續要求廠商精進空氣污染防治設備及措施,使用科技設備監控,若有異常,經發局與環保局將加強橫向聯繫、加大稽查力度,超標者必依法處分。

此外,環保局表示,爲強化工業區空污管理,1月起導入AI判煙設備,藉人工智慧學習模式監控工業區,目前已即時監控8支菸囪,觀音佔2支,當判別煙柱異常,可即時傳訊至監控中心,再以E化派遣方式派員稽查。

環保局指出,目前空品感測器監控13個工業區與2個小型聚落,共有1000臺,觀音佔200臺,當環境污染監控中心收到陳情後,可派遣就近稽查車組到場,路途中查詢感測數據、附近工廠等資訊,加速判斷可疑污染源。

因近來觀音民衆陳情案增加,環保局啓動「包公車」專案,由稽查人員和專家學者聯合稽查空氣、污水與廢棄物等指標,鎖定環科園區內屢遭陳情及高污染風險廠家,檢視空污防治設備效能、污水處理、廢棄物儲存與申報等,籲業者落實防治措施,遏止惡意排放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