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男長期胃潰瘍 服藥外多吃1食物 半年就治好

一名男子因工作忙碌、壓力大,三餐不正常,長期都有胃潰瘍問題。(示意圖/ Shutterstock )

一名43歲男子身爲電子工程師,工作忙碌、壓力大,三餐不正常,每年照2、3次胃鏡,均可看出胃黏膜受損、胃潰瘍的現象,後經醫師建議,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中多吃山藥後,半年後胃黏膜就非常完整,也因此治好胃潰瘍。

胃腸肝膽科醫師李長青在《健康好生活》表示,上述男子是一名電子新貴,一旦電子產品上市,就必須24小時待命,使其不只工時長,工作壓力很大,三餐與生活作息不定時,導致胃部常有潰瘍,即使治好後,仍會再犯,男子也因胃潰瘍等不適症狀,緊急時就得吞止痛藥緩解,又增加胃黏膜的負擔,因此每年都需照2~3次的胃鏡,非常困擾。

李長青表示,養胃其實就是借命,也就是養好胃就能延長壽命,胃病的治療應爲「三分治七分養」,也就是平常就該照顧好胃,而非等到胃病後再吃胃藥治療。當胃黏膜受損,導致發炎、糜爛,進而無法抵擋用來消化食物的胃酸,便會造成胃潰瘍,嚴重還會造成胃出血等問題。

他表示,考量男子胃潰瘍即使被治好,仍會再復發,因此他建議男子食用富有黏液素、可保護胃黏膜的山藥,協助胃黏膜修復,以杜絕胃潰瘍,「由於該男子不排斥山藥,他依照建議,每日飲食都多吃山藥,半年後再照的胃鏡,黏膜已經相當完整、沒有發炎跡象。」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也說明,山藥的鉀含量高,鉀離子可舒緩胃部平滑肌,使其放鬆,避免胃痙攣,也是山藥能護胃的一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