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檔ETF大換股7千億爆買潮 散戶注意:這6檔金融股可能入選

ETF換股潮,預期不少金融股將入列。(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臺股五月聚焦在近7000億元ETF將進行換股,對個股漲跌影響不小,而首季財報即將公佈,有業績支撐的會是選股重點;接着是輝達業績公佈,相關股配合高息率,對股價將較有表現機會。

臺股五月天滿滿的ETF換股味道,搭配五二○政治行情,多空皆充滿機會。

四月份在國際原油及非鐵金屬價格大漲超過一成下,市場擔心通膨下不來將影響聯準會六、七月降息,甚至今年不降息。不過在聯準會主席公開說至少美國今年將不升息後,美元指數及原油價格等急速拉回,分別跌破一○六及八○美元、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跌破四.五%,加上美國公佈四月非農業就業人數僅增加十七.五萬人,遠少於三月的三一.五萬人增量;工資升幅也持續減緩,有助緩解通膨,也顯示經濟降溫,是聯準會樂見的情況。

五月賣股走人?

另一方面,美國財報季即將步入尾聲,截至五月三日止,標普成分股當中有高達八○%企業發佈財報,近八成獲利超預期,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五%,創下二○二二年第二季以來獲利年增幅最高紀錄。截至目前,美國企業的整體營收成長率爲四.一%。若爲第一季實際營收成長,將是標普企業連續第十四季營收增長。FactSet的調查預測,今年第二、三與四季的企業獲利成長幅度預估將達九.六%、八.四%與十七.一%。至於二四年全年獲利成長將上看十一%。

五月賣股走人,指的是每年五月到十月的股價表現,比十一月至隔年四月黯淡,不過統計過去四十年依循「五月賣股走人」這句投資格言操作的績效不佳,反觀夏季有超過七五%的時間,標普指數都出現正報酬。且按照歷史經驗,美股在總統選舉年夏季多見漲勢。回溯至一九五○年的資料顯示,美國大選年的五至十月,標普指數平均漲二.三%,這段期間有七八%的時間都在上漲。

金融股上檔還有空間

美股四大指數都重新站穩季線之上,由於科技七雄中市場預期季報不好者如蘋果及特斯拉,季報利空不跌反漲,股價可望進入整理。而強勢股谷歌、亞馬遜姿態很高,它們也都表明要繼續加強AI資本支出。雖然最終還要觀察下旬輝達財報來檢視,不過該股只要站上八八○至九百美元就屬超強。短線道瓊及標普支撐各在三萬八千及五千點。那指及費半各在一五五○○點及四五五○點。

五月三日開始外資買超臺股,只要美股未連續大跌,有利臺股在二萬點之上震盪,尤其五月最重要是四檔ETF換股,由於四檔規模合計近七千億元,超過國安基金的五千億元;加上MSCI指數五月也要調整成分股及臺股權重,幾乎五月就是圍繞在這些題材。不過,新被納入及被刪除者,股價都反應在前,當調整後股價高低檔將有限。短線上以剛公佈四月營收大好的鴻海創新高爲指標,至於廣達有臺灣及新加坡政府基金增加持股、技嘉四月營收續創新高、緯穎首季EPS達二六.九二元高水準,都有助穩住大盤,而輝達距離新高不遠,若交出超過市場預期成績而股價上漲,臺積電必定會被帶動。

從美國資料中心建置主要公司,包括微軟、谷歌、臉書、特斯拉、亞馬遜等,第一季資本支出都是從八○億美元起跳,微軟甚至高達一二○億美元,這些公司單季合計資本支出將近六百億美元,對於輝達自然是利多,所以輝達還是五月臺股重要指標。鴻海因爲有ETF新納入,股價姿態很高,其實該公司是輝達新一代GB200伺服器主要生產商,加上蘋果第三季開始新手機也將準備生產,鴻海四月營收月增十四.二%、年增十九%,今年提前業績成長,應是伺服器部分貢獻,去年EPS已經達十.二五元,今年上看十三元,PE並不高。且中國的工業富聯(FII;601138.SH)股價距離歷史高點二六.九八人民幣不遠,鴻海及FII同時發動,威力也是相當大。

另外,這次四檔合計將近七千億元規模ETF將換股,預期不少金融股將入列,玉山金、華南金、兆豐金、第一金、臺企銀、中信金等都可能入列,主要是殖利率享有優勢,例如中信金將配一.八元現金,殖利率還有五%,且今年EPS有機會挑戰三.五元以上,是典型雙高─高配息及高殖利率,加上低本益比;華南金也預計配發一.二元現金及○.一元股票股利,殖利率四.五五%;玉山金殖利率也超過四%,加上殖利率也超過五%的國票金及京城銀,金融股今年一半以上都是高息率,所以股價補漲或吸引ETF買盤此起彼落。金融指數今年以來上漲十.四%,還是低於大盤的十六.七%,在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將超過三.二%,且臺灣降息機率不大下,有利金融業獲利。

高息率是通路股優點

目前富邦金總市值登上九千億元,居臺股第六名、國泰金第八、中信金第九,前十名中有三家金融股,這也是很久未見的,代表金融股氣勢穩中透強。排名下降的是臺塑四寶。

殖利率是第二季主軸,尤其近七千億元的ETF換股大都着眼於此。除了金融股高殖利率補漲外,其實電子通路股最近表現也不錯,且殖利率超過五%者不少。近兩年通路股從文曄拒絕大聯大敵意併購,並拉來祥碩做策略性股東相抗,同時自己進行國際性併購,使股價一度大漲至一八七元;而大聯大雖被拒絕併購,但本身持有的低價買進的文曄,帳上獲利約一倍,股價也跟着從六○餘元大漲至一○一.五元,兩者同步拉高通路本益比。再來是被數檔ETF相中的至上,今年股價也從六○.五元大漲至九九.八元。過去高息率是通路股優點,這點剛好成爲近一年流行高息ETF買進對象。

近期也傳威健可能列入,股價從三二元一度漲至接近三九.六五元,總市值達一六○億元附近。威健特色是過去每年都配息,今年將配息二.○三元,超過去年EPS一.八五元,殖利率仍有五.四%。再向前推兩年,各配發三.○一元及三.○七元,配息率約八成,今年超額配息,看得出公司的企圖心,吸引法人。

若按照此脈絡來看,殖利率仍超過五%的通路股有增你強及日電貿。增你強去年EPS二.○三元,微幅超過威健;今年將配息二元,殖利率五.五%,也相當吸引人。不過總市值只有八二億元,較無法進入法人選股池中。

另一檔日電貿總市值已來到一四○億元附近,未來可能較有機會。去年日貿電EPS爲三.三九元,雖然是近四年較低水準,但是今年配息三.四元,也是超過去年EPS,該公司去年底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達二○.八億元,幾乎等於一個股本,保留盈餘二五.二四億元,則超過股本,足以提供未來配息實力。

被動元件景氣有落底,近期全球最大的MLCC大廠村田就認爲今年將復甦;臺灣龍頭國巨近日舉行法說會,也高喊被動元件產業景氣要落底了,個人電腦、智慧手機、消費電子等三大應用都有復甦跡象,代表景氣動態的訂單出貨比(B/B ratio)超過一。國巨四月營收也創歷史新高;另一家興勤四月營收年、月同增,且含息五.二元,有利盤堅。

搭配季報檢驗股價

大廠相繼都說景氣落底,也將刺激下游廠商回補庫存(這是近兩年最重要的要點),相對於通路商業績也會好轉。日電貿第一季幾乎每個月營收都年增,累計全季營收二八.五四億元,年增十一.五%,成長幅度領先國巨、華新科、大毅等大廠,首季EPS高達一.二四元,預估今年EPS有機會超過四.五元。而該公司過去五年平均EPS爲四.五三元、配發現金股息約四元。預估明年配息有四元實力。事實上若以過去八年日電貿配息合計高達三○.五元,非常穩定,股價將有反映殖利率機會。

除高息率及ETF題材外,五月還要面對第一季財報公佈檢驗股價。近期陸續公佈者大多不錯,例如新日興EPS一.六八元、十銓四.二八、宜特一.八元、矽格一.六二元、艾訊一.四五元、力成、泰銘一.九二元、駐龍二.一四元、生達一.四一元等。封測族羣普遍不錯,矽格旗下持有五一.九%的臺星科首季營收十億元,年增十六.七%,EPS爲一.八六元,四月營收持續上升,全年EPS上看七.五元以上,PE尚未達二○倍。而矽格首季營收成長十五%、EPS一.六二元,預估全年上看六元以上,低本益比,且含息二.六八元,股價可攻可守。

傳產的散裝航運受到氣候異常、南美降雨緩和,巴西鐵礦砂出口量年增十二%,激勵海岬型船舶運價上揚,第一季平均運價二四二八六美元、年增一六六%,創一○年以來高峰。市場預估今年散裝船舶總運力成長二.九%,目前新船訂單佔現有船比率爲歷史低檔,僅八.八%,散裝新船從下單到交船平均需等待三.五年,船舶運力低位數增長,有助推升散裝船運價。

裕民首季營收三八.四五億元,年增三四.六%,受惠BDI指數大漲,裕民首季EPS達一.一七元,創十年同期高,且含息二.四元,加上而近期BDI指數再度竄高,對於散裝輪族羣新興、中航等業績及股價有利。

五月ETF換股的確將使個股漲跌幅度加大,不過換股後,獲利還是股價的基本,否則很容易就被換掉。在注意高息率股同時,對於業績成長也要追蹤。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99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