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性半數攝護腺肥大 醫:6症狀中1建議手術

醫師指出,當出現藥物治療效果差、尿不乾淨、血尿頻繁等症狀,就建議考慮手術。(示意圖/達志影像)

攝護腺肥大一直是很多中年男性的宿命,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0歲男性半數有攝護腺肥大症狀,導致夜尿頻繁、尿失禁、尿流虛弱及血尿。是否需要手術,讓許多人難以抉擇,對此,泌尿科醫師侯鎮邦表示,一旦出現6種症狀,無論是哪一種,建議考慮手術。

侯鎮邦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高達90%的攝護腺肥大患者,只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不過若是出現藥物治療效果差、尿不乾淨、頻繁血尿、感染不斷、膀胱結石、腎功能變差,有任何一項症狀,都應審慎考慮進行相關手術。

侯鎮邦提到,手術部分又分爲健保手術和自費手術,前者可選單極或雙極電刀,優點是經濟實惠、健保全給付;缺點在於失血量高、較疼痛,因爲相當考驗技術,所以醫師壓力大,且對高齡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較高,可能引發相關併發症。

自費手術有分側發和直髮雷射,優點是失血量少、痛感小、醫師較輕鬆,對高齡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相對安全,是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趨勢;缺點在於價格昂貴、健保不給付,又是一項新技術。

其中側髮型手術有最早引進臺灣的綠光雷射、紅光雷射,透過工具從尿道深入,將攝護腺的組織汽化,手術時間較長,術後會殘存一些白色的纖維組織。直髮型手術則有銩雷射、維拉雷射,將攝護腺組織進行切割,手術時間較快,對組織的清理也較乾淨,手術過程中也能取得組織送檢,進一步確定是否有罹癌的可能性。不過無論是哪種雷射手術,都可能存在逆行性射精、射精無力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