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私募看好“五一”假期後行情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趙雲

剛過去的4月,A股在盤整後有所突破,尤其是滬指站上3100點,傳遞出積極信號。

北向資金連續加倉看好後市,機構調研活動也凸顯了積極樂觀的態度。

Chioce數據顯示,近一月來的機構調研次數達到54960次,較前期增加了27907次,較前期增長了96.9%。近一月,百億私募淡水泉合計調研了173家上市公司,百億量化私募幻方量化也積極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活動,外資機構同樣不甘落後,比如摩根士丹利公司合計調研了79家上市公司。

從機構調研的行業板塊來看,醫療器械、計算機軟件、專用設備行業位居前三。

對於“五一”假期後的市場,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51.06%的私募持樂觀態度,認爲一季報落地疊加政策等效果會逐步顯現,因此看好假期後行情;36.17%的私募對假期後行情持中性態度,認爲市場還會延續震盪;另有12.77%的私募對後市持謹慎態度。

淡水泉日均調研5.76家

數據顯示,近一月的54960次機構調研中,主板佔了23764次,較前期增加了12194次;創業板佔了18421次,較前期增加了12459次。有899家上市公司被調研,較前期增加99家。有409家主板公司被調研,較前期增加56家。有317家創業板公司被調研,較前期增加117家。

淡水泉近一月合計調研173家上市公司,日均調研5.76家,可謂機構調研“勞模”。量化私募巨頭寧波幻方量化投資近一月合計調研了11家上市公司。

4月26日,新萊應材接受了94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包括慎知資產、清和泉資本、上海盤京投資、和聚投資等知名私募。4月28日,知名百億私募機構深圳前海進化論資產參與了三孚新科的調研。

外資機構近期也頻頻調研上市公司。如摩根士丹利公司在近一月內調研了79家上市公司,調研標的包括香農芯創,中科創達等科技股;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QFII)在近一月內調研了5家上市公司;施羅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近一月內調研了25家上市公司,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QFII)也參與了12家上市公司的調研;匯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QFII)近一月內調研了17家上市公司。

4月19日,安圖生物接待了280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名單包括運舟私募基金、敦和資產、永安國富、保銀投資、和諧匯一資產、玄元投資、康曼德資本、海南希瓦私募等知名私募。

同時參與調研的外資機構,則包括三井住友德思資產、摩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新思路、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野村證券、香港惠理基金管理公司等(QFII)外資機構。

避險資金可能重回市場

市場人士普遍對5月行情抱有期待。

大道興業投資總經理黃華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場維持在(滬指)2950點~3250點區間震盪,券商是擾動因子,不斷有併購重組消息刺激,指數就會脈衝式上漲,板塊承接力度不夠就會調整。因此非銀金融備受關注,新“國九條”實施,以及券商板塊的重整推進,將會讓金融強國落到實處,同時市場風險偏好會提升。

科技方面,持續關注低空經濟、AI算力和運用、半導體、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軍工信息化等新質生產力,消費方面可關注電子消費、醫藥生物和旅遊酒店、家電出海方向。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也表示:“對於‘五一’假期後的市場走向,我們較爲樂觀。”其認爲,環視全球,當前A股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近期一些國際投資機構頻繁看好A股,北向資金也在大舉流入,從市場運行來看,不論是剛開始止跌反彈的創業板、科創板,還是最近一直託舉上證指數的權重板塊,都不存在大跌的基礎。

馬澄還指出,最新公佈的今年一季度各行業利潤增長情況顯示,不少行業利潤超出市場預期。以通信設備板塊爲例,一季度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82.5%。4月份PMI值爲50.4%,處於榮枯線之上,表明我國經濟處於擴張區間,經濟正在復甦,而且有數據表明下半年復甦步伐可能會加快。

排排網財富產品研究部告訴記者,隨着一季報披露結束,“五一”假期後,業績的不確定性因素減弱,部分避險資金可能重回市場。若日元持續貶值,國際資本有望持續流入“AH”股,爲市場帶來較多增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