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 但僅1成6得到專業知識

金車文教基金會今天公佈「青少年服務學習問卷調查」。(金車文教基金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現在愈來愈多學生參與學習,除了因應升學需要,也爲社會注入正能量。金車文教基金會今天公佈調查指出,5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但僅1成6能從中得到專業知識,與服務學習的核心精神落差甚大。

金車文教基金會去年12月進行「青少年服務學習問卷調查」,針對全臺灣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髮放問卷,總共回收網路問卷4257份、紙本1601份,共計有效問卷2656份,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

調查指出,高達5成青少年喜歡服務學習(50.5%),且年紀越大喜歡的比例越高:國中(27.8%)、高中(32.4%)、大學(41.2%)。在服務過程中有快樂喜悅(51.4%)、社會經驗(40.3%)和自我肯定(40.3%)等收穫,但實際參與服務學習後,卻也發現實際服務與想像有落差(21.6%),大學生比例更高達近三成(29.2%)。

青少年爲何參加服務學習?近5成青少年是因爲學校規定而參與服務 (50.5%),受大學推動服務學習必修或選修課程影響,更有高達6成5大學生因此參與服務學習(65.8%)。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表示,從問卷中反映出學校仍多將勞動服務轉化爲服務學習,學生也多以應付課業和升學的心態看待,更擔心隨着疫情影響,服務場次減少,會導致學生對服務無感甚至大幅降低熱忱

臺師大學同心服務隊總籌許竹宜表示:「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營隊停辦固然遺憾,也造成個人失落感社團營運上的損失。」但以服務者角度而言,營隊停辦也就等同缺失了提供服務給對象這一重要環節。

針對疫情對服務產生的影響,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李俊耀主任表示:「這是危機也是契機,如何在疫情肆虐下,讓服務不間斷,持續協助社福機構,是志工團隊亟需面對的議題。中原大學長年力推的專業系所服務學習課程,在毋須經常與人羣接觸的防疫前提下,也是一項可持續進行的特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