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降雨異常偏少打破歷史紀錄!賈新興:預估6月初較有利梅雨鋒面生成

賈新興表示,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一少雨爲1954年的28.8毫米,其次則是1963年34.1毫米,再來爲2009年37.2毫米,今年44.3毫米則位居歷史第四少雨。(賈新興提供)

臺灣正面臨56年來最嚴峻旱情,除了高溫屢創歷史紀錄降雨量也不遑多讓,臺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提出分析統計,統計至5月25日,臺北、臺中、高雄臺南5月降雨紛紛創新低紀錄,尤其臺中、臺南、高雄均爲零,即便已經5月底,降雨依舊極不樂觀,預估有利梅雨鋒面建立的環境落在5月29日到6月1日間較有機會

臺灣嚴峻乾旱持續,去年下半年缺水至今仍無改善跡象,尤其受太平洋高壓籠罩,鋒面難以南下,不少水庫蓄水量已低於2成,即使前兩天受鋒面影響部分水庫有些許挹注,但仍舊杯水車薪。

賈新興指出,截至昨(25)的統計,臺北、臺中、高雄、臺南5月降雨紛創下歷史新低紀錄,今年除了臺北5月降雨量爲18.5毫米外,臺中、臺南、高雄均爲零,分別創下1897、1897、1931、1897有歷史紀錄以來的最少降雨紀錄,可見整個西部平原降雨真的非常少。

高山氣象站部分,玉山站今年5月降雨共35毫米,也創下1952年以來的最少雨紀錄,雖然玉山站最早資料是從1943年就有,但日據時期資料上還不完全,完整記錄從1952年開始;阿里山站5月降雨只有75毫米,也創下1937年以來的第2少雨年。

賈新興表示,臺灣13個平地站降雨平均累積也只有44.3毫米,比長期中位數200.1毫米少了將近160毫米,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一少雨爲1954年的28.8毫米,其次則是1963年34.1毫米,再來爲2009年37.2毫米,今年44.3毫米則位居第四。

目前預估5月29日到6月1日會比較有機會形成梅雨鋒面,梅雨鋒面是太平洋高壓暖溼空氣和北方冷空氣交界面,當梅雨鋒面碰上西南季風帶來的源源不絕水氣,在合適條件下,容易激發中尺度對流系統,就容易產生持續性的劇烈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