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沒人發現!統一發票「第一行字」竟藏小秘密 答案曝光了

傳統統一發票,第一行字的份,少了一勾。(圖/記者吳靜君攝)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民衆消費買發票,可以兌發票有機會中獎,是民衆生活的小確幸但是民衆可能沒發現,傳統的統一發票中,第一行字樣都有不特定的的少一個筆畫目的是要防僞防盜領之用。

統一發票的制度是從1950年代,構想來自於時任臺灣省政府財政廳廳長任顯羣,當年的2月12日,臺灣省政府財政廳頒佈臺灣省營利事業統一發貨票辦法及臺灣省統一發票給獎暫行辦法,並在1951年元旦開始實施。藉由民衆中獎預期,要求開立發票,達到防止商家逃稅、增加國庫稅收功能

而且統一發票也有專屬歌曲?「統一發票宣傳歌」它是這樣唱的:

「發票好又棒,愛國又中獎,老闆若不開,法辦臉無光,顧客不索取,稅收會漏光人人要發票,國家一定強。統一發票人人愛,愛國中獎大家來,你我一齊要發票,愛國愛家愛鄉

發票好又棒,愛國又中獎,老闆開發票,生意定興旺,顧客拿發票,稅收有保障,人人要發票,國家一定強。統一發票誠實開,不逃不漏好榜樣,你我一齊要發票,國家建設更美好。」

到了2010年則推行電子發票,可以使用雲端發票,可以存到信用卡、悠遊卡與載具當中,但民衆習慣拿的實體電子發票,使用的是感熱紙,所以遇熱會變黑,上面有防水塗層,所以不能夠回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