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漁民看到有人遇險,都會去救”

原標題:船老大沈華忠義舉獲舟山市政府25萬元見義勇爲獎,他說——(引題)

“阿拉漁民看到有人遇險,都會去救”(主題)

浙江日報記者 尤暢 黃寧璐 見習記者 呂凌棘 通訊員 邱巧燕

“錢損失了固然可惜,但救人第一、生產第二,阿拉漁民在海上看到有人遇險,想也不用想,都會去救。”3月13日下午,在岱山縣高亭中心漁港,正忙着指揮船員裝新蟹籠的“浙岱漁11492”船船老大沈華忠不假思索地回答。

3月12日,岱山船老大沈華忠一刀斬斷6300只、價值近40萬元的蟹籠組織救援,將16名落海船員救上自己的漁船。13日上午,舟山市政府給予沈華忠見義勇爲獎勵金25萬元。

沈華忠今年58歲,從17歲開始下海,至今已同大海“打交道”40餘年。如今,作爲一名老黨員的他還是岱山縣“航行的支部”闖海第二支部書記、示範船長。大海給予了他黝黑的皮膚,也賦予他寬廣的胸懷和堅毅、樂觀、有愛的品格。危急時刻,他總是奮不顧身,從無情的浪濤裡救起一個又一個生命。

兩年半從海里救回32人

“不好!前方有人遇險!”12日上午10時許,沈華忠正駕駛船隻在長江口漁場162海區8小區作業,突然看到三四海里之外的海面上有人發出了橙色煙霧彈尋求救助。海上救人爭分奪秒,沈華忠毫不猶豫地讓船員砍斷了連接着蟹籠的繩子,開足馬力駛向事發海域。

“因爲蟹籠過重,漁船無法拖着蟹籠救人,而回收蟹籠至少需要3至4小時,所以拋籠救人是最好的選擇。”沈華忠堅定地說。

抵達事發海域時,沈華忠看到有一人漂浮於海面上,還有15個人在一艘救生艇上。他立刻指揮船員將救生圈綁上繩子,扔給落水的人,並慢慢拉近。由於當時落水人員四肢都已僵硬,無法使勁,身上的棉褲棉襖浸泡了海水,十分沉重,最終4名船員齊心協力纔將其拉上船。

此時,海面上的風浪大了起來,救生艇也跟着風浪時遠時近,給救援增加了困難。沈華忠憑藉多年的海上救援經驗,從順風的位置靠近救生艇,避免發生碰撞。隨後,救生筏上的15個人被一一接上了船。整個救援過程持續了半小時。

“落水船員被救時已經有了失溫的情況,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衣服,給他換上,蓋上被子,喝了薑湯,他才慢慢緩過來了。”沈華忠告訴記者,當天晚上將這些船員安全送上“東海救101”輪後,他又馬不停蹄地駕船回到岱山,採購新蟹籠,靠港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1時30分。

這不是沈華忠首次救人。時間回溯至2021年9月26日,在位於長江口漁場的洋麪上,“浙嵊漁05119”遇險沉沒,16名船員全部落海。相關部門立即向附近漁船發出協助救援指令。

離事發地大約3海里的“浙岱漁11492”正在作業,價值10萬元的蟹籠、漁具已經放下。接到指令的沈華忠立即說了四個字:“斬斷,斬斷!”

一分鐘之內,船隻停止作業,連接繩全部被斬斷。1500只蟹籠瞬間沉入大海,船隻開足馬力,朝着事發海域全速駛去,將遇險的16名船員全部救起。

“漁民都是兄弟,有需要必相助”

“這是救了16個家庭”“船老大真英雄”“舍小利而取大義,是我輩學習楷模”……這兩天,沈華忠的事蹟紅遍網絡,全國網友紛紛點贊。

面對各地趕來採訪的記者,沈華忠不好意思地說:“這樣的救援其實在海上很常見,漁民都是兄弟,有需要必相助。我要是有事,別人也會幫忙。”

確實,對於舟山漁民而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早已成了刻在骨子裡的下意識反應。

沈華忠出生在岱山縣閘口一村,村民們靠海吃海,大多以捕魚爲生。從前船小、船上的安全輔助設備少,海上事故時有發生。每當聽到漁民遇險的消息,看到一個家庭破碎,沈華忠的心就像被揪起來一樣難過。那時候他就暗暗發誓:“如果我在海上碰到這樣的事故,一定要不顧一切去救。”

“他就是這麼個人,平時漁民遇上什麼困難,他都是能幫則幫。”一旁正在幹活的大副張文兵忍不住說。

今年63歲的張文兵跟着沈華忠出海已經有20多年了,沈華忠是個怎樣的人,他最瞭解。

“有些漁船捕魚設備壞了,沈老大知道了,就算自己船上沒有備用的,他也會四處打聽,從自己朋友那裡借來給需要幫助的漁船。”張文兵笑着說。

張文兵回憶,有一次,在衢山島附近海域,一艘漁船與一艘貨船相撞,有船員失蹤。得知消息,正準備出海作業的沈華忠立刻調轉船頭,向事發海域駛去,參與搜尋失蹤人員。

“沈老大帶着我們從天矇矇亮開始搜救,一直持續到天黑。”張文兵說,“儘管直到最後都沒有找到失蹤人員,但我們已盡力了。”

“這個船老大,信得過”

2021年度“浙江驕傲”人物、第八屆浙江省見義勇爲道德模範榮譽稱號……近幾年,沈華忠拿過不少獎。他將這些獲得的證書、獎牌鄭重地收納好,擺放在兒子家裡。

一向不善言辭的沈華忠不會講大道理,但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兒子傳遞着人間大愛以及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我兒子也已走上工作崗位,我想用我做的事情爲他做個表率,把‘當好人,做好事’這種家風傳承下去。”

“這些年,我們這幫老兄弟一直跟着沈老大幹,有些船上船員流動性很大,但我們相對穩定。”船上的夥計賀元峰說,“你看平時沈老大幫助別人都那麼盡心盡力,平時對我們更是沒得說,兄弟們都信得過他。”

“人豪爽、熱心腸、朋友多。”說起對沈華忠的印象,岱山縣高亭鎮閘口一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王蓓芬脫口而出,“沈老大自己從來不會說,但我經常從別的船老大口中聽到他助人的事蹟。”

“不光在海上,村裡有什麼事情,只要沈老大在岸上,一個電話他就會來幫忙。”王蓓芬說,村裡成立了黨員關愛基金,沈華忠經常帶頭捐款;每次捕魚回來,他還會給左鄰右舍帶漁貨物,讓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