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穿時尚雨靴?小心悶出香港腳! 醫師提醒2件事

雨靴示意圖。(圖/記者一中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以前很多人在下雨的時候會選擇穿雨靴出門,而近年不少女性喜歡穿雨靴,因爲款式時尚,甚至直接把雨靴當成日常鞋子穿上一整天。不過,醫師提醒,這可能會讓靴筒內部成爲真菌孳生的溫牀,悶出臭氣沖天的香港腳。醫師也建議,在雨季千萬別「一雙鞋走天下」,同一雙鞋不應該連穿多日。

根據香港《東方日報》引述皮膚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香港腳有3大類型,最常見的是腳趾間及腳板脫皮,而且會發癢及發臭,第二類是水泡型,腳板會長出一堆水泡,而且發紅及有感痛楚,而第三類最難察覺,患者只有腳板底皮膚增厚變硬,但未必會有腳臭,讓患者發病而不自知。她強調,香港腳如果拖延治療,可蔓延至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股癬體癬,甚至誘發灰指甲

以前很多人在下雨的時候會選擇穿雨靴出門,而近年不少女性喜歡穿雨靴,因爲款式時尚,甚至直接把雨靴當成日常鞋子穿上一整天。不過,林醫師提醒,雨靴質地不透氣,如果裡面沾到雨水比較難蒸發,尤其越高筒越悶腳,形成又熱又溼的環境,最容易孳生真菌。

▲雨靴示意圖。(圖/CFP)

林醫師指出,雨靴不適合長時間穿着,進到室內後最好更換其他鞋子。另外,穿雨靴時要記得穿襪子,如果沾到雨水就應該立即換掉襪子。她進一步表示,其實除了雨靴,其他鞋子也不應該連穿多日,最好隔2至3天再穿,剛脫下的鞋子也不適合立刻放入鞋櫃,最好放在通風得地方吹乾溼氣

治療香港腳,如果症狀輕微,通常只需要抹抗真菌藥膏。不過,讓不少患者頭痛的是,痊癒後的香港腳經常復發。林醫師說,有些人看到患處不再癢就自己停藥,但抗真菌藥至少要使用兩星期纔可以完全滅菌。她也指出,部分的人香港腳醫好了,又再次穿上感染了真菌的那雙鞋子,這也是病情復發的元兇

事實上,臺灣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也曾經透露,香港腳女性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原因正是長筒靴導致黴菌增生。他接診過一個病例,一名女大生連續一週穿着高筒雨靴上課、逛街,結果雙腿出現坑坑疤疤疤痕,經檢查確認是香港腳,因爲女大生用力抓癢,造成嚴重潰瘍、流膿,如果晚一點就醫可能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