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需求仍緊俏 臺廠衝擊有限

近期市場傳出憂慮關於中美貿易戰白熱化,是否衝擊到IC設計相關類股族羣?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爲,由於美中科技大戰已白熱化,大多數晶片相關已知內容都在可掌握的範圍內,儘管對NVIDIA短期營收可能多少有衝擊,但對其長期獲利並無影響,故建議不妨趁這波回檔,提早分批逢低佈局,或以定期定額長期投資AI新科技趨勢,掌握科技成長力道。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目前看到的美國經濟景氣並無疑慮,先前擔憂硬着陸或是不着陸的問題,也不再是關鍵影響因素;目前要留意的仍是聯準會升息與美債殖利率飆高的問題,若美債殖利率上揚,資金有重新回到債市的傾向,對科技股表現影響較大,然若沒有,則對後續科技股表現較爲有利。

另美國商務部17日擴大管制出口到中國的AI晶片,此次限制範圍可能衝擊到NVIDIA的A800、H800及L40S等產品,其他IC設計或晶圓代工大廠也難以倖免,如AMD、Intel。

然而美系投行分析指出,近幾個月以來,NVIDIA降低了能夠出口到中國A800與H800的產能,專注於其他產品的製程,如明年預計出貨的GH200與B100,認爲美中科技戰,大短線多少可能有營收影響,但長期影響已逐漸淡化。

楊金峰分析,生成式AI使企業端能夠實現越來越多的工作自動化的解決方面,市場預期未來3年內將推動額外1,5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在AI軟體研發。

此外,爲搶食AI趨勢大餅,科技巨頭Google、特斯拉、亞馬遜等仍持續投入跟AI相關技術的開發;根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指出,微軟自研晶片Athena,有望將在11月的Ignite大會上亮相,勢必再創新話題。

AI新科技的長線趨勢不變,明年仍持續看好高速運算(HPC)、電動車(EV)、車用半導體、資訊安全等領域,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認爲,儘管第三、四季部分個股作評價面調整,但長期來看,以上這幾類領域仍是未來5年高速成長的方向,外資券商預估,2025~2030年將以雙位數百分比成長前進,短線有修正即可視爲進場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