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57家實驗室通過重組

12月11日,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官網獲悉,安徽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了省重點實驗室重組試點工作,安徽有57家實驗室通過重組。

共有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8家單位的61家實驗室參與了此次省重點實驗室重組試點工作。按照“調整一批、整合一批、撤銷一批”的重組思路,有57家通過重組,其中“調整”32家、“整合”19家、“撤銷”6家,4家實驗室未通過重組,擬給予一年整改期。

爲貫徹落實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精神,安徽省科技廳專門出臺省級實驗室體系重組行動方案,按照“試點先行、分步推進”原則,部署推進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找準存在問題,突出實驗室優勢特色;明晰發展方位,建好“安徽隊”,辦好“安徽事”;確立目標任務,聚焦省科技創新發展“336614”重點領域;優化人員配備,打造高層次人才匯聚平臺;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省重點實驗室新樣板。

在保留的55家實驗室中,佔比38%的實驗室聚焦“336614”重點細分領域變更了名稱,有98%優化調整了研究方向,45%更換了實驗室主任,53%調整充實了學術帶頭人和科研人員力量,38%進行了資源整合。不僅實現了跨學科跨院系資源集成,更推動了跨單位跨部門力量整合,吸收了一些研究方向相近的科研機構、企業等爲共建單位。

據統計,參加重組工作的試點實驗室,近三年,在科技成果研發方面,共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1824項、省部級科技項目1696項,取得了一批標誌性重大成果,“拉曼光譜快速檢測毒品毒物增強基底、方法及儀器關鍵技術”“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基於國產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微創治療體系及臨牀轉化系列研究”等7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67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發表論文9401篇,出版國內外專著19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2830項,制定國家、行業標準128項。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承擔橫向合作項目2863項、項目合同經費14.2億元,轉化科技成果496項、轉化收入3.3億元。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048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55人、省級人才計劃256人,培養博士966人、碩士7335人。在設備投入和開放共享方面,實驗室現有大型儀器設備2495臺,儀器設備原值22億元,對外開放機時近50萬小時;設置開放課題743項,開展科普活動1300餘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