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MMA大漲56%、18% 臺塑、中石化Q1歡喜進補

德州暴風雪衝擊持續,三月初德州合計年產114.5萬噸AN仍受阻、停擺,約佔美國產能72.6%。美國爲AN出口大國,加上亞洲歲修計劃供需愈顯緊繃,遠東區現貨報價強勢狂飆;繼先前單週大漲450美元后,最新報價續揚200美元,達2,700美元新高價位,今年來漲幅達56.5%。

無獨有偶,德州MMA受阻產能合計63.1萬噸,也是至三月初仍未能回覆開車,牽動美國產能65.7%,催化遠東區現貨報價攀揚至每噸2,030美元,今年來漲幅逾18%。臺塑(1301)、中石化(1314)首季收益大吞補丸。

分析師認爲,塑化行情頻創新高,塑化族羣首季營運豐收可期。不過,近期五大泛用樹脂漲幅趨緩,且最新上游原料乙、丙烯報價持平、小漲來看,下游轉嫁能力已趨緊,預期第二季塑化行情將以高檔區間震盪走勢機率較高。

臺塑旗下AN年產28萬噸、MMA年產9.8萬噸。中石化AN年產22.4萬噸,營收佔比約三成,頭份廠和小港廠各年產20萬噸CPL;持股40%的高雄塑酯化學MMA年產10萬噸。

臺塑指出,因同業Ineos第二季減量供應亞洲合約客戶,導致下游業者轉向現貨市場採購,加上韓國東西石化(26.5萬噸/年)及日本旭化成(20萬噸/年)等AN廠停車檢修,現貨市場供應短缺情況難以緩解,AN行情可望進一步攀升。

此外,第二季適逢亞洲MMA同業密集歲修期,加上歐美供應缺口,同業日本三菱化學大幅抽調亞洲廠產能支援,市場供應偏緊,加上原料丙酮價格走強,現貨行情也可望維持強勢。

中石化CPL、AN佔營收佔比各達五成、四成。近期除AN報價狂漲,CPL也攀至每噸1,990美元,今年來漲幅28.38%。第一季營運有望明顯轉佳,上半年走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