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總是默默換邊走 人行道重劃感動1.4萬人

父親帶着孩子走在路上爸爸總是會挑靠近馬路的一側走。(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條再普通不過的人行道,竟感動逾萬名網友。網友分享照片,劃設在道路旁的平面人行道,有一個爸爸牽着孩子的示意圖,仔細一看重新漆過原本走在內側的大人,改爲走在外側(較靠近馬路),原PO補充圖說「爸爸總是會默默換到靠近馬路的那側」,意外引起網友共鳴。

這張照片發佈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超過1.4萬人按贊。原PO生動的描述,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爸爸是真男人」、「當爸的最man,永遠把小孩安全放第一」、「簡單示意圖超感動,當年我爸也牽着我走」、「其實不只做父親的,男友老公都應該會這樣做」。

有網友發現,原本的示意圖劃反了,變成大人走在內側,恐成爲不良示範。施工單位亡羊補牢,重新塗銷再漆,地上依稀可見本來的樣子,意外在網路發酵。

各縣市人口密度、道路寬度不一,以臺北市爲例,規定人行道淨寬不得小於1.5公尺;受限道路現況,經主管機關核可者,淨寬不得小於0.9公尺。

部分巷弄因路幅狹窄或排水等考量無法鋪設實體人行道(有高低落差),進而推動「標線型人行道」,此政策也獲得臺北市長柯文大力支持。一般來說,會在民衆學童進出較頻繁的路段,劃設這樣的人行道。

「標線型人行道」沿着路邊,視爲實體人行道延伸,彩色鋪面柏油路有所區隔,常常見到連水溝蓋也被劃;到了晚上,鋪面還有反光效果,保護行人安全。但使用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常被臨停汽機車、盆栽雜物等擋住去路

重新劃設的人行道,意外引起網友共鳴。(翻攝路上觀察學院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