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進軍無人駕駛汽車 稱關鍵時刻方向盤可還司機

▲Google無人駕駛車資料畫面。(圖/翻攝自網路

本報訊

未來的某個週末,北京的一輛私家車將在手機APP的召喚下啓動,從停車場開出,接上某個社區裡的一家三口前往郊區遊玩

駕駛座上的丈夫將目的地告訴導航,便讓車進入自動行駛狀態,之後他可以與家人嬉笑遊戲,或者兀自打一會兒盹。汽車一路避開擁堵、行人路障,將一家人送達目的地,之後便自己尋找地方停車。

這段無人駕駛設想的提出者,並非是奧迪福特這樣的汽車廠商,而是大陸網路公司百度

在18日於北京舉辦的一場技術研討會上,百度介紹了其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構想。上月,百度透露其無人駕駛汽車的開發計劃已經啓動,這是繼谷歌之後,又一跨界進入該領域互聯網巨頭

但與谷歌正研發的沒有方向盤、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不同,百度此次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並不打算奪走人對車輛控制權

「例如在郊遊的路上遇到美麗風景駕駛者可以隨時停下車,他只需將手放在方向盤上,或者輕踏油門,汽車就會自動讓出駕駛權。」百度深度學習技術研究院技術經理陶吉向記者解釋。

百度研究院副院長餘凱博士表示,百度設想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強調車與人的配合,但最終控制權在於人。「就像在高空飛行的飛機大部分都是自動巡航,但人可以隨時實施干預。」

無人駕駛技術被認爲將重新定義未來的駕駛概念,帶來更加舒適的行車體驗,降低緊急情況下的誤判率,從而提升行車安全性。餘凱認爲這項技術甚至將有助於解決大陸城市的擁堵問題

「很多時候,道路擁堵是因爲司機之間缺少協調,每個人爲了自己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盲目爭搶。但試想路面上都是無人車,由中央控制來統一協調行車路線,道路資源就能得到更合理的利用。」餘凱說。

作爲電子地圖和搜尋引擎運營者,百度在地圖製作和資料分析上的強項,被視作其研發無人駕駛車的重要優勢。陶吉說,百度彙集了衆多人工智慧(AI)人才,也希望藉此將其線上服務轉移線下,更好地服務現實世界。

但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商業化價值並非沒有爭議電腦能多大程度上代替人腦決策科學界產業界莫衷一是。陶吉稱研發的一大技術難點在於識別演算法的完善,如判斷車輛前方的物體石頭還是人。

而即使技術日臻成熟,人們還將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問題。「比如車前方突然出現一塊大石頭,避讓會使車翻出路面釀成車禍,那麼車會選擇撞上去,寧可讓車受損也要保護駕駛員的安全。」

「但如果突然出現的是一個小孩,車要怎麼抉擇?是保護駕駛員還是小孩?」陶吉說。

無人駕駛技術要實現商業化應用,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英國今年3月公佈的一項調查就顯示,大多數英國人並不看好這項新技術,表示願意購買無人駕駛汽車的人僅佔兩成。無人駕駛車能否應對複雜的交通環境,駭客會否通過網路擾亂人工智慧,甚至奪取對車輛的控制,都是開發者需要認真應對的公衆質疑。

餘凱說,百度的無人駕駛項目研發將分階段進行,從「主動安全」、輔助駕駛,到推動物流、運輸等領域的無人駕駛。而該技術走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