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 揭開海洋動物的神秘面紗

長期推廣海洋教育的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今年起將執行爲期3年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蒐集其影像、聲音、航跡等相關資料,提供後續研究使用,盼能借此揭開海洋動物的神秘面紗,喚起大衆對海洋的重視。(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長期推廣海洋教育的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今年起將執行爲期3年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蒐集其影像、聲音、航跡等相關資料,提供後續研究使用,盼能借此揭開海洋動物的神秘面紗,喚起大衆對海洋的重視。(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19日首航爲期3年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雖未見到抹香鯨,卻有60至70只不等的僞虎鯨,包圍着船隻跳躍、旋轉,彷彿祝福計劃未來能順利進行。(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習於沉潛於海、性格極爲神秘的抹香鯨,近年頻頻在東部太平洋海域現蹤,目擊機率大幅增加,長期推廣海洋教育的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爲蒐集其影像、聲音、航跡等相關資料,提供後續研究使用,今年起將執行爲期3年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盼能借此揭開海洋動物的神秘面紗,喚起大衆對海洋的重視。

花蓮多羅滿賞鯨公司19日首航爲期3年的「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雖未見到抹香鯨,卻有60至70只不等的僞虎鯨,包圍着船隻跳躍、旋轉,彷彿祝福計劃未來能順利進行。(多羅滿賞鯨公司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多羅滿賞鯨業者呂世明說,每年4月至10月爲賞鯨季,過去出航發現抹香鯨的機率低於1%,但近年牠卻頻頻現蹤,去年目擊機率更達到6%,且據去年出航目擊鯨豚統計資料,抹香鯨直接從榜單外擠到第5名,進而好奇牠經常出現的原因及賞鯨季外能否發現其身影。

因此,多羅滿賞鯨公司在許多贊助者支持下,與花蓮福爾摩沙協會、第一哩路基金會、涌源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執行「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計劃範圍爲東部太平洋黑潮流域,計劃期程爲2023年至2025年,每季安排60小時調查航班,搜尋、記錄抹香鯨的影像、聲音、航跡等,且數據未來將提供相關研究或延伸活動使用。

呂世明說,計劃名稱的「π」有3種意涵,分別爲海洋無窮盡的循環、抹香鯨露出海面的鯨尾圖案,及計劃航班的規畫航線,且計劃不單單記錄抹香鯨,而是希望在賞鯨季外藉長時間的航班,航行到更遠的海域,探尋是否還有其他較爲罕見的大型鯨種,透過數據分析吸引牠們生活的空間、漁獲等爲何。

呂世明坦言,臺灣是海島國家,最能代表臺灣的野生動物不該只有臺灣黑熊,應包含海洋動物,因此他希望能透過計劃,證實並建立臺灣太平洋抹香鯨羣的資料,擴充臺灣海洋教育及文化資源,化解過去社會與海的隔閡,喚起大衆對海洋的重視。

「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劃」經籌備1年、試航及培訓,19日搭配「世界鯨魚日」首航,抹香鯨本尊雖未現身,卻有60至70只不等的僞虎鯨,一同包圍着船隻跳躍、旋轉,彷彿祝福計劃未來能順利進行,且工作人員們更目擊到剛出生、身體佈滿皺摺的僞虎鯨寶寶跟着母親學習換氣,感到相當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