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莉母生前罹1病 她每天做這事不留憾 醫示警5症狀

白嘉莉近來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分享與母親生前相處的點滴。(中時資料照/羅永銘攝)

被譽爲「最美麗主持人」的資深女星白嘉莉近來受訪時透露,當年遠嫁他鄉,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仍一定每天和母親通話,即使後來母親罹患巴金森症,依然持續做下去;也是這樣的堅持,在其母離世後,她表示沒有留下遺憾。巴金森症是發生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疾病,除了常見的顫抖外,醫師指出,也可能會出現姿勢與平衡問題、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精神症狀、語言及溝通問題等。

白嘉莉近來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分享與母親生前相處的點滴。白提到,婚後定居印尼,但每天仍會跟住在澳洲的母親通電話,當時是1977年,沒有微信和LINE,坦言電話費相當驚人,而她只要有空,也會搭機飛到澳洲陪母親。

後來母親罹患巴金森症,白嘉莉說,她在電話裡開始報喜不報憂,擔心母親因此不開心而睡不着。白也吐露,母親離世16年,至今仍無時無刻思念,但也慶幸當時有盡力陪伴,讓她完全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根據健保統計,全臺巴金森症病患已近8萬人,以盛行率推估,65歲以上平均每百人會有1人罹病。高齡醫學科醫師傅裕翔表示,巴金森症是一種逐漸惡化的神經系統疾病,它會對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常見於65歲以上長者,也因臺灣人口逐漸老化,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並整理下列5種常見症狀:

1、運動異常:傅裕翔表示,患者的運動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是顫抖。此外,還可能會出現僵硬和遲緩情況,導致其難以控制自身肢體運動和日常活動。

2、姿勢和平衡問題:傅裕翔說明,患者因姿勢和平衡問題,導致其容易跌倒和受傷。例如,可能會出現小碎步和駝背的情況。

3、自主神經系統症狀:傅裕翔指出,患者可能會出現像是,便秘、尿失禁、多汗和性功能障礙等症狀。

4、精神症狀:傅裕翔提到,患者會出現如,抑鬱、焦慮、幻覺及認知障礙等症狀,可能會對家庭和照顧者帶來額外負擔。

5、語言和溝通問題:傅裕翔說,患者會出現像是,發聲困難、說話速度減慢、語調單調和語言理解能力下降等,可能造成人際互動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