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高層看臺積電光阻液事件:溝通是Lesson 1

臺積電發生阻液事件業界吃驚。(圖/達志影像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臺積電光阻液事件損失金額出爐,初估爲61億元,然而事件爆發後股價一路走揚,近期來到239元波段高點,幾乎快扣240元大關半導體業者認爲,和臺積電危機處理有關,儘可能及早公佈損失,臺積電也在媒體報導後,先後發佈兩次聲明,並且在第二次聲明中表示,確實影響第1季財測,誠實方爲上策

臺積公司發現晶圓十四B廠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有良率異常的現象,經追查後發現來自一家化學原料供應商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因被處理的方式與過去有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而此異質聚合物對晶圓十四B廠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產生了不良影響。

上述這段爲臺積電發出的第二篇新聞稿,業界議論,爲什麼會有所謂的異質聚合物會對晶圓產生不良影響?

一名半導體高層表示,科技業每天做的事都是新的製程和應用,因此廠商和供應商之間如果有任何改變一定要頻繁緊密的溝通,即使是用很多年的光阻液也是。

這名半導體高層表示,溝通是供應鏈之間的Lesson 1(第一堂課,表示很基本),因爲越往新制程,變化速度越加快,因此身爲技術管理者也必須戒慎恐懼。

也有熟悉晶圓廠生產的主管表示,光阻液的配方因爲是商業機密,即使半導體廠商會要求提供檢驗合格報告,但畢竟是抽樣,真實情況還是得在生產環境中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