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裝備實現技術突破 北方華創2023年淨利潤預增76%|財報解讀

財聯社1月15日訊(記者 武鑫)國內產品線最爲全面的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北方華創(002371.SZ),2023年被超過300億元的新簽訂單逐漸“喂肥”。

據北方華創今日晚間發佈的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09.7億元-231億元,同比最高增長57.27%;實現歸母淨利潤36.1億元-41.5億元,同比最高增長76.39%;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3億元-38億元,同比最高增長80.43%。

對於業績增長,公司方面稱,主要是應用於高端集成電路領域的刻蝕、薄膜、清洗和爐管等數十種工藝裝備實現技術突破和量產應用,工藝覆蓋度及市場佔有率均得到大幅提升。

財聯社記者瞭解到,目前,集成電路設備收入已成爲北方華創的主要營收來源。2023年,公司新簽訂單超過30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領域佔比超70%。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華創剛剛在“百億級市場”12英寸介質薄膜設備(一種芯片製造工藝設備)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公司自主研發的12英寸高密度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HDPCVD)設備Orion Proxima,已於2024年1月正式進入客戶端驗證。

縱觀北方華創成長史,重組後公司業績節節攀升,淨利潤一直保持增長趨勢。2018年,公司淨利潤僅爲2.34億元,2023年則達到2018年的15倍之多。據瞭解,北方華創由七星電子和北方微電子兩公司戰略重組成立,2017年,重組後的公司更名爲“北方華創”,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資深分析師吳文吉認爲,隨着半導體市場景氣度回升,在充足訂單和國產替代的加持下,北方華創將逐步邁進“百億級”發展階段。

據WSTS統計,預計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望達到萬億美元。另據SEMI統計,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規模預計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增長至1400億美元。

北方華創以外,中微公司(688012.SH)也在市場復甦和國產替代進程中分到一杯羹。據中微公司1月14日晚間公佈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2.6億元,同比增長約32.1%;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7億元-18.5億元,同比最高增加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