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50歲以上成人 今年只打新冠疫苗

感染科權威、李慶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中)表示,今年以來,國內其他疾病雖然都有減少,但仍有59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通報,其中5人死亡。(李慶雲文教基金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已有趨緩跡象,但專家擔憂,隨着民衆衛生習慣慢慢放鬆,恐導致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侵襲。根據「2022疫苗認知問卷調查」發現,在國內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50歲以上成人中,高達66%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原因是認爲保護力已足夠。不過今年以來,國內仍有59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通報,其中5人死亡,專家呼籲民衆接種新冠、肺炎鏈球菌、流感3種疫苗,打造完整防護網。

感染科權威、李慶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表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走下坡,這1、2個月疫情反撲的機會不大,年底則是另一個考驗。現在全世界的專家仍擔心,解封后民衆衛生習慣慢慢放鬆,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百日咳、肺炎鏈球菌等都可能會回來。

李慶雲文教基金會日前針對1089名50歲以上成人進行「2022疫苗認知問卷調查」,發現近期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受訪者中,高達66%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52%未接種流感疫苗,原因是民衆認爲已接種新冠疫苗後,無需再接種其他疫苗。

黃立民表示,人體鼻腔中間有個轉彎處爲鼻咽部,是空間最大的地方,大部分的病毒會卡在那裡生長。新冠病毒進來後,也是從鼻咽部開始繁殖,再跑到肺部,導致肺炎鏈球菌等其他病毒活化。如果有人鼻咽部本來就有這些病毒,再感染新冠病毒,就會比較嚴重,反之若鼻咽比較乾淨,感染新冠病毒就比較不嚴重。

根據統計,約有10%的新冠肺炎會伴隨細菌感染,較常見的就是肺炎鏈球菌,而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3成新冠發病住院風險。黃立民指出,今年以來,國內其他疾病雖然都有減少,但仍有59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通報,其中5人死亡,表示這個疾病沒有消失,仍然需要留意。

臺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指出,肺炎鏈球菌平時會潛伏於鼻咽中,呈現無症狀的帶菌狀態,成人平均帶菌率爲5~10%。一旦人體感染其他疾病、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便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可能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嚴重時甚至致死。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器官,預防肺炎首先要鞏固鼻腔健康,以降低病毒與細菌對人體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