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骨大作戰 骨鬆熟女比例高恩主公醫院推免費檢測

65歲以上民衆,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女性比例更高於男性。三峽恩主公醫院爲了促進骨鬆衛教,12月14日早上10時至下午4時,將在門診醫療大樓進行「保骨大作戰」免費檢測活動。(三峽恩主公醫院提供)

根據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民衆,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女性比例更高於男性。三峽恩主公醫院爲了促進骨鬆衛教,12月14日早上10時至下午4時,將在門診醫療大樓進行「保骨大作戰」免費檢測活動,針對肌少症檢測、足跟骨密度、骨折風險免費檢測,並舉辦系列健康講座,邀請骨科、復健科、家醫科、中醫部及營養師教導民衆對抗疾病。

恩主公醫院指出,骨鬆最令人擔憂的是會增加骨折風險,有時病人輕微跌倒,導致就會導致嚴重骨折與併發症,影響病人的生理機能與生活品質,增加死亡風險。

恩主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黃駿豐表示,人體骨骼骨質密度約30歲達到最高峰,後續逐漸流失,女性在停經後,因爲賀爾蒙減少,導致流失速度加速,骨質流失後,骨骼會有許多孔隙,變得脆弱易斷。

黃駿豐說,骨鬆骨折位置好發在脊椎、髖部、手腕及肱骨,有統計顯示,髖部若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20%;外科部主任醫師吳長晉說,恩主公醫院骨科推展的骨折聯合照護模式,可將髖部骨折死亡率降至2.8%,早期篩檢骨質疏鬆、早期介入纔是預防骨折的根本。

吳長晉說,許多長者多在意外跌倒時骨折,就醫後才發現有骨鬆問題,若沒有持續藥物治療、改善生活習慣,很高機率會再次骨折,這也顯示骨質疏鬆預防、治療與長期追蹤的重要性,他呼籲,民衆應養成運動習慣,適時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關注長者是否有「駝背、變矮、莫名下背痛」三大徵兆,停經後婦女可進行第一次骨密度標準,男性70歲左右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