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促“養老”變“享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郭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4月15日,北京市發改委發佈的一項新方案讓年過八旬的張先生夫婦倆有了新的盼頭。

這項方案是《關於加強設計服務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和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以項目爲支撐、以設計爲牽引、實施“百街萬戶”適老化改造的工作思路,明確了包括制定適老化改造系列標準、建設高質量示範項目等四個方面的工作內容。

張先生說道,他的雙腿膝關節做了置換,還患有腰椎管狹窄,行動不太方便。一年前,他和老伴兒一起住進了女兒家附近的北京方莊的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

眼下,這個社區電影院“變身”的養老社區已成爲適老化設計的典型案例。圓角傢俱、適老化扶手、24小時配餐和醫護值班……爲附近的老年人提供了完善的養老服務。在張先生看來,用餐和就醫是居家養老的主要痛點,“吃飯有食堂,生病了打個電話就有人能送你去醫院。如果這些問題能解決,那就最好了。”他說。

4月15日,北京方莊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據統計,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佔全國人口的21.1%。中國式養老呈現“9073”的格局,即約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依託社區養老,3%入住機構養老。居家養老依然是重要民生問題。

“當下,居家適老化改造在需求和供給方面存在表達上的錯位。老年人有需求,但市場供給方往往將居家適老化改造當作簡單的房屋裝修。”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要將政府統一組織與市場化手段相結合,通過市場機制促進良性運轉。

2023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發佈《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導手冊》,針對城市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臥室、衛生間等7個方面形成了47項改造要點,爲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系統、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術路徑。

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將建設適老化改造公共樣板間作爲工作重點。對於符合條件的高標準適老化改造公共樣板間,可按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0%給予投資補助;對於企業購置適老化設備並簽訂貸款合同、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可按照2.5%給予不超過2年的貼息支持。

《實施方案》還提出,力爭用兩年時間在全市上百個街道鄉鎮建設一批高質量適老化改造公共樣板間,帶動上萬戶家庭開展高品質居家適老化改造,形成“百街萬戶”的生動實踐。適老化改造設計專業化程度、適老裝備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以設計爲引領的居家適老化改造產業鏈協同性顯著增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下一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將堅持以項目爲支撐、以設計爲牽引,匯聚多方力量協同推進《實施方案》各項任務落地見效,推動建設一批高質量適老化改造公共樣板間,做好適老化宣傳,推動適老化改造產業提質增效,培育首都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