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國樂團傳統藝術季壓軸作 經典民族舞劇《七夕雨》重演

1984年「臺北市藝術季」,策劃推出了由鄭思森作曲、許惠美編舞的舞劇《七夕雨》,以牛郎織女故事爲題材,是當時極爲少數的民族舞劇之作,今年將在臺北市立國樂團傳統藝術季重現。(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1984年「臺北市藝術季」,策劃推出了由鄭思森作曲、許惠美編舞的舞劇《七夕雨》,以牛郎織女故事爲題材,是當時極爲少數的民族舞劇之作,今年將在臺北市立國樂團傳統藝術季重現。

北市國團長陳鄭港表示,今年適逢鄭思森80歲冥誕、許惠美逝世30年,北市國特別將經典重現,推出2023經典《七夕雨》,特邀兩次都有參與該劇演出,且在1995年版本擔任女主角織女,目前爲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的曾照薰擔任藝術總監,以嶄新思維及舞臺技術,結合音樂、舞蹈、劇場、多媒體等領域菁英,帶領舊雨新知重溫牛郎織女「盈盈架起水中橋,但求七夕不天明」的經典愛情故事。

2023的《七夕雨》全劇分成楔子、第一幕仙女之舞、第二幕牛郎織女的故事、第三幕喜鵲舞、尾聲。在音樂的部分,作曲家鄭思森融合不同樂器獨特的音色與曲式,以敘事曲形式推動劇情發展,或莊嚴深遂,或婉轉悠揚,或活潑輕快,或哀怨傷感,層層刻劃帶動劇中情境與人物內心情感的轉折;鄭思森也因這部作品榮獲國家文藝獎。

在舞蹈的部分,舞蹈家許惠美是臺灣舞蹈界的代表性人物,她的編舞在風貌外觀上繼承了古典民族舞的特色,卻善於不着痕跡地將西方古典舞的精緻細膩與現代舞的自由奔放融入在她的創作之中。

曾照薰表示,好的藝術作品,總是在時間的淬鍊中歷久彌新;雖然1986年與1993年兩位老師相繼辭世,這次版本的舞蹈將由許惠美的妹妹許梨美接手重建,音樂則由作曲家朱雲嵩作配器重整,指揮由北市國前團長鄭立彬擔綱。演出將於6月16日至18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