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聲音照相開罰率僅16% 下半年將增設4處聲音照相執法點

北市議員王鴻薇公佈臺北市飆車噪音取締的十大路段,但目前臺北市噪音偵測設備太少,稽查頻率也年年降低,北市開罰率僅16%,飆車噪音擾民仍層出不窮。(北市環保局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改裝車輛深夜呼嘯而過,經常影響住宅民衆睡眠,日前就有網紅民生社區跑車炸街,甚至還稱因此接到賽車電影工作,完全不把政府放在眼裡,引發民怨;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公佈臺北市飆車噪音取締的十大路段,但目前臺北市噪音偵測設備太少,稽查頻率也年年降低,北市開罰率僅16%,飆車噪音擾民仍層出不窮。

王鴻薇調查,臺北市十大飆車噪音取締路段,分別爲仰德大道、忠孝東路、 康寧路、民權東路基河路、環山路羅斯福路、承德路中央北路中坡南路,但從2018年至今,臺北市民衆檢舉汽機車噪音案件數高達8715件,實際開罰的件數卻僅1361件,開罰率不到16%。

王鴻薇表示,環保局的稽查的次數也逐年降低,從2018年的260次下降至2019年的208次,而2020年僅剩166次,此外,目前噪音科技執法設備,臺北市僅4臺,分別設置在仰德大道、瑞光路、羅斯福路以及復興北路,截至3月底僅開出95張罰單,且目前4臺噪音照相設備所設置的路段,根本不在民衆檢舉的十大飆車噪音取締路段,取締的成效有限。

王鴻薇也舉新北市爲例子,除了固定式的噪音照相外,也應增加移動式噪音照相,針對民衆陳情較多或住宅密集路段,應不定時稽查,否則像網紅開跑車在住宅區炸街,民衆檢舉根本就來不及開罰。

臺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增設4處聲音照相執法點,目前將忠孝東路、中山北路、承德路、民權東路列入評估,並新增100場次的移動式噪音照相,未來將會有嚇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