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展出「從地圖認識臺北」特展 振興萬華

本次展覽共規畫有「空中看臺北、找找你的家」。(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爲了讓小朋友對地圖有更深的認識,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鬆國小自即日起至11月7日止,舉辦「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臺北市鄉統教育中心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最近熱門戲劇「斯卡羅」戲中演員李仙得說,「地圖是文明的起源」,雖然只是戲劇臺詞,卻道出了地圖的重要性;事實上,地圖已經融入生活當中,爲了讓小朋友對地圖有更深的認識,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鬆國小自即日起至11月7日止,舉辦「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

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表示,爲了振興受疫情影響的萬華在地產業,本次展覽特別邀請國內擁有50年曆史的萬華在地老企業「大輿出版社」,以系統性方式介紹早期民間業者繪製地圖的過程,從手工紙本地圖進入到電子地圖的演進,讓大家瞭解地圖繪製產業的沿革,並以內政部發行的民國1994年到2004年間不同年代的航照圖,拼接出大臺北地圖,從這些珍貴的航照圖鳥瞰過去的臺北,更加認識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

本次展覽共規畫有「空中看臺北、找找你的家」、「以前怎麼畫地圖? 怎麼大量印刷?」、「大臺北地圖-過去VS.現在」、「從傳統紙圖到電子地圖」、「總統專用的世界地圖」等展區,展場中展示出以前繪製地圖的透明片手工原稿,可以看到沒有電腦繪圖時代的繁複製圖技術,是以純手工的繪圖、照相打字、剪字貼字、製版、印刷等一道一道的工序,費工耗時才能完成一幅地圖。

本次展覽中,也展出2000年和2020年的大臺北地圖,讓參觀的大小朋友來發現,20年來臺北市的地理空間發生什麼變化,從地圖變化中進而瞭解歷史事件的脈絡,認識自己的家園。另外,現場還介紹電子地圖的製作流程,放置一臺道路調查專用的360度環景攝影機,及第一代車用導航系統。

此外,還有一幅巨型世界地圖,這幅地圖與總統府內總統辦公室懸掛的世界地圖爲同款式,包括總統蔡英文總統、前總統馬英九、以及立法院等單位,都是使用這一幅世界地圖,同時現場提供各國國旗手拿牌,讓參觀的民衆可以拍照打卡,從地圖認識世界各國。

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7日止,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點至中午12點,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免費開放參觀,展覽期間請參觀民衆須配合中心防疫措施,與人流管制入場的時間與方式,量測體溫,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