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議員:都更推動困難 政府應加把勁

大稻埕歷史風貌區周邊街廓都市更新案件範圍示意圖。(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提供/黃敬文臺北傳真)

臺北市大稻埕歷史風貌區面積約40.48公頃,遍及當地4個裡,受到歷史風貌區的相關法令限制,修復與都更案的審議條件相較其他地方較爲繁瑣,送件失敗的機率也大增;學者建議,可找有經驗的建築師協助送件,避免頻繁遭退件。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瑞茂指出,都更與修繕工程要分開看,其中修繕部分雖然施工規模較小,但要求會比較精準,例如會審視建築外觀是否會影響歷史街區的風貌,大型都更則要花多一點時間協商。

他說,大稻埕歷史風貌區已成立20多年,過去都有好的案例,如果民衆找有承辦經驗的建築師,應該都會順利通過審議,其他的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只要參閱過去的案例,很快就能瞭解送審流程。

臺北市更新處長陳建華認爲,都更案在特定區範圍外還是會有風貌上的限制,包括低樓層騎樓的形式,或者是主樓的色彩等,否則主街迪化街兩側的建築保留完好,結果外圍各式建築百花齊放,視覺看起來也很怪,所以相關的都市計劃規定是有必要性。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陳怡君指出,大稻埕迪化街在申請都更或危老時,有古蹟及限高的問題,申請時也只有容積移轉,但民衆需要的是容積獎勵,增加建築面積,因此都更誘因降低。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陳炳甫則表示,不只是在大稻埕歷史風貌區,臺北市所有的都更案推動都很困難,迪化街最主要的問題是兩側房屋的土地使用分區不同,一側是商業區、一側是住宅區,兩邊居民可以容積移轉的數量也不同,政府應介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