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5.7地震主因出爐:臺北地下150公里「隱沒帶」 引火山噴發?

七星山噴煙事件後,北投發生5.7地震引發居民恐慌。(圖/記者李毓康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北投區17日午後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加上日前七星山東南麓驚傳噴出大量氣體,不少民衆擔心大屯火山噴發,波及整個臺北盆地。對此,中央大學科系教授馬國鳳受訪時表示,5.7地震深度達140公里,爲深層隱沒帶地震,和火山活動深度相差甚遠,就算地震更強也不會引發火山噴發。

臺北市北投17日下午1時59分發生5.7地震,地震深度140公里,新北市、臺北信義區、宜蘭宜蘭市最大震度3級,其他包括桃園花蓮、臺中、新竹、南投合歡山等也都有2級。北臺灣突然一陣有感搖晃,嚇壞不少民衆,最遠到雲林古坑都1級有感。

知名地震學家、地科系教授馬國鳳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明,根據目前資料,5.7北投地震爲「深層隱沒帶地震」,和花蓮一道由南往北的琉球海溝隱沒帶板塊運動有關,剛好隱沒帶位置延伸到臺北下方約150公里左右、靠近大屯火山羣而已;而隱沒帶地震特色震動週期長、晃動慢,對高樓建物影響較大,還好這次威力並不強,未造成損失

▲北投地震主因出爐!臺北下方150公里深層隱沒帶引發。(圖/中央氣象局、翻攝「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粉絲團

事實上,最近陽明山國家公園一連好幾天山間噴出大量白色氣體,引發居民恐慌,擔心是地震或火山活動前兆地點就位在七星山東南側、胡宗南公墓附近,山壁上留下燒焦痕跡,不斷冒出白煙當地田裡曹昌正就說,該處附近的石頭確實有硫磺煙燻發黑的狀況芒草也枯黃,但他從小在這長大,一直都有這個噴氣口,只是近年少噴煙,天氣變冷纔會噴煙,早就見怪不怪。

地調所則表示,調查人員現場勘查,既有的溫泉露頭沒有發現劇烈噴氣的跡象,沿着裂隙上溯調查也未見新生成的噴氣孔,研判並無新的爆裂口產生。因七星山本身四周原本就有許多噴氣和溫泉露頭,大雨過後,因地下水位升高,會增加溫泉水量,或因天氣較爲寒冷,使得熱氣容易凝結,就會發生類似冒氣現象,民衆所說的噴氣現象是局部且短暫。

地調所並補充,七星山爲大屯火山羣的其中一座火山,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七星山最近的一次噴發是5500年前。而火山要噴發前會有明顯、多種的活動異常,並非只有噴氣現象。根據最近的微震、火山氣體及溫泉水質觀測及分析數據均相當穩定,初步排除跟火山活動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