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憂中俄結盟 不想與中國冷戰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預計10月卸任,結束近9年的任期。圖爲史托騰柏格(中)舉行記者會,歡迎芬蘭和瑞典簽署北約加入議定書。(摘自NATO官網)

俄烏戰爭持續膠着,根據美國釋出情資,伊朗、北韓都對俄國伸出援手。北約組織(NATO)副秘書長吉歐阿納(Mircea Geoana)3月31日表示,雖然中國尚未對俄提供實質軍援,但已可見兩國「友好無上限」的關係更爲緊密,這讓北約感到擔憂,因爲中國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吉歐阿納說:「我們不想與中國發生冷戰。」

吉歐阿納出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文森特布里斯科年度安全講座(Vincent Briscoe annual security lecture )並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指出,中俄間顯然是一種「不對稱的夥伴關係」,「因爲中國太大了。他們在經濟上比俄國更具競爭力,而且還正在打造核武庫。」他表示,中國的崛起是國際事務的巨大變化,對歐美國家而言尤爲幾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轉變。吉歐阿納說:「我會說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是我們在北約中不曾見的敵對關係。我們不想與中國發生冷戰。」

美國《外交政策》報導,俄國入侵烏克蘭,使北約以一種「北京再怎麼抱怨也無法扭轉」的方式關注亞洲。報導說,儘管北約的共同防禦協議尚未擴張至印太地區,但面對中國崛起,日、韓、澳、紐都傾向深化和北約的接觸與交流,作爲對潛在侵略者的威懾。

另方面,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預計10月卸任,結束3度延長、近9年的任期。英國《太陽報》(The Sun)引述外交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正在競逐此職。然而,英國可能會否決範德賴恩的任命案,因爲她在擔任德國防長時,有管理不善的紀錄。

德國《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先前報導,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與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也是接替史托騰柏格的主要人選。北約秘書長並無正式選舉程序,通常由成員國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