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挺臺正能量超載,臺灣需要的是誠實(翁履中)

美國正處於高度反中的政治氛圍之中,政治人物表達對中強硬立場,看起來都在抗中挺臺,可是隻要看看發言的前後脈絡,就知道美方並沒有改變「協助」臺灣的立場。圖爲漢光軍演。(圖/中央社)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國軍戰力不足,防衛決心不夠,直白地點出臺灣在軍事準備上的困境。只不過在臺灣習慣聽到美國力挺臺灣的媒體氛圍當中,這樣逆耳的忠言,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得進去?

不同於媒體嚴肅報導臺灣現況,美國脫口秀主持人約翰奧利佛,最近也以詼諧的方式介紹臺灣,雖然點出臺灣的政治困境,但再進一步思考,或許能看出不論是西方的新聞媒體或是娛樂節目,都是用旁觀者的角度,看着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面對的挑戰。臺灣頻頻被國際媒體注意,可是當國際媒體以旁觀者視角來看待臺灣,接收到資訊的外國民衆,真的會在意臺灣的處境嗎?

透過臺灣的媒體報導,民衆普遍得到美國拜登總統力挺臺灣,以及美國政府一定會守護民主盟友的正面消息。各項民調也都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臺灣人民,相信美軍一定會協防颱灣,可是,大量的正向消息也讓更多人覺得,臺灣只要向美國靠攏,持續採購武器,美國的承諾自然會落實。其實,臺灣民衆的想法華府不會不知道,也難免擔心美國支持臺灣的言論會讓臺灣產生誤解。所以,從總統、國務院、國防部,甚至是最挺臺灣的國會議員,在發言當中都會強調,美國對臺的承諾是協助臺灣擁有自我防護的能力。

不過,因爲美國正處於高度反中的政治氛圍之中,所以政治人物在談話時,往往會先表達對於中國的強硬態度。這也導致每一則新聞,看起來美國都在抗中挺臺,可是隻要看看發言的前後脈絡,就知道美方並沒有改變「協助」臺灣的立場。可惜,不論是美國媒體點出臺灣的準備不足,還是臺灣學者專家憂心兩岸局勢緊張,只要是不夠正向的言論,不是被忽視,就是被貼上親中標籤。

當臺灣媒體認爲連脫口秀都重視臺灣而興奮分享的同時,是否有想過對一個完全不認識臺灣的美國人,看到這樣的介紹,究竟是會真心力挺臺灣,還是把臺灣當成茶餘飯後的另一個笑話。十幾分鐘的脫口秀,外國觀衆確實看到了臺灣面對中國的威脅,但也同時接收到,主持人用臺灣有許多被棄置的吉祥物,和國會的騷亂,創造出關於臺灣的特殊「笑果」,請問看完脫口秀的片段,有多少美國人會因此真心思考臺灣的處境,進而願意捍衛太平洋彼端的民主盟友?退一步說,如果連登上脫口秀節目,都認爲是臺灣被世界看見,這樣的驕傲解讀,真的沒有問題?

面對中國崛起,與臺灣鄰近的日本和韓國,同樣感受到壓力,也同處於中美的緊張關係之中,雖然與中國保持溝通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兩者在國防的準備上都是玩真的。即使日韓兩國都跟美國簽有共同防禦條約,卻都從來沒有鬆懈過他們的國防準備。反觀與美國沒有防衛條約的臺灣,靠着媒體來強化國防信心,讓大家認爲美國會守護臺灣,同時又讓將來必須要擔負第一線守護家園重任的年輕世代相信,中國要進攻臺灣的難度太大,所以不會想要以武力攻臺。真實的國際變局在這樣只能報喜的氣氛下,跟臺灣民衆能夠接收到的訊息落差太大,導致了臺灣的自我感覺超現實的良好。

確實,兩岸或許可以在短期內不走到兵兇戰危的地步,可是延續沒有交流管道的兩岸關係,加上逐漸惡化的民間和網路氛圍,誰能保證下一個四年,臺灣仍然可以一切如常?

媒體傳遞來自美國和民主盟友挺臺的正能量,或許振奮人心,但是被激勵了之後,如果沒有付諸行動思考如何守護臺灣或是降低兩岸衝突風險,再多的正能量只是讓民衆更加脫離國際現實。想要守護中華民國,捍衛臺灣的民主,其實臺灣需要的不是盟友的關注,也不該是爭取同情,而是多一點「誠實」面對現實的勇氣。

(作者爲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