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森林城市再獲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

(2021年10月29日 深圳)“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盛典(SCAHSA·颯颯獎)”10月27-29日在線成功舉辦,位於馬來西亞的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憑藉低碳綠色發展理念斬獲“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範例獎”。

“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盛典(SCAHSA·颯颯獎)”是2021“世界城市日”紀念活動——第十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GFHS 2021)最大亮點環節。此前,碧桂園森林城市已連續五年獲得颯颯獎獎項,包括“2020濱海生態環境保護範例獎”、“2019全球綠色智慧城市獎”、“2018全球產城融合範例獎”、“2017全球綠色建築產業化示範園區獎”,以及“2016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

碧桂園森林城市榮獲2021年“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SCAHSA·颯颯獎)

——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範例獎”

十大聯合國機構攜手合作 頒發一年一度“SCAHSA·颯颯獎“

GFHS 2021 致力於“團結全球城市應對氣候變化,邁向可持續發展”,共有25個權威機構攜手合作組織,其中有包括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防災減災署等10大聯合國機構。本屆年會主題爲“加速綠色變革與創新,建設健康、韌性與碳中和的城市”。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教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瑪魯瑪•穆雷瑪、全球人居環境論壇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暨高級代表安瓦爾•喬杜裡大使、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班龐•蘇山多諾博士在開幕式演講。

2021“世界城市日”紀念活動——第十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GFHS 2021)

來自六大洲不同國家的參會人士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科學的解決方案和政策建議。年會達成了一系列有借鑑和指導意義的成果共識,推出了一批有示範意義的最佳範例,並向來自全球的多個傑出範例單位和個人頒發“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包括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西班牙巴塞羅那大都會區、已實現碳中和的景區——希臘薩尼度假村,以及迪拜2024城市總體規劃等項目。

碧桂園森林城市作爲獲獎範例之一,其低碳綠色發展理念備受評委及嘉賓認可。此項目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依斯干達經濟特區,以綠色生態發展爲建設底板,規劃及持續引入八大產業爲城市經濟發展賦能,以城市級開發體量打造產城一體、多元文化融合的綠色活力之城。

全球人居環境論壇規劃設計委員會委員、西班牙都市集團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建築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路彬(Alex Camprubi)向森林城市頒發“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範例獎”

森林城市低碳綠色理念獲專家評審認可 榮奪“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範例獎”

在29日晚的頒獎禮上,全球人居環境論壇規劃設計委員會委員、西班牙都市集團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建築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路彬(Alex Camprubi)向森林城市頒發“全球低碳城市規劃設計範例獎”。獎項是由規劃理念、低碳能源、低碳建築、低碳出行、低碳經濟、低碳管理及創新等維度綜合進行評選。

作爲評審專家之一,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消費與生產前負責人、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阿拉布•霍巴拉評價道:“森林城市利用植物固碳,能有效減少熱島效應,其城市規劃、綠色建築設計,以及產城融合的理念促使森林城市成爲一個綠色低碳的城市。森林城市在保護濱海生態環境、建設包容性文化、運用智慧城市技術方面也表現突出。”

森林城市致力打造綠色生態活力之城 提倡低碳工作生活方式

森林城市自發展之初就將低碳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城市規劃、開發運營的各階段。項目採用從地面到屋頂的多維立體綠化系統,建成平面綠化面積271萬㎡,垂直綠化約25.6萬延米,實現了植物固碳、減少熱島效應、降低溫控系統能耗的效果。森林城市通過智慧應用,實現智慧便捷的出行方式,爲慢行交通系統提供連貫、綠色、配套的基礎設施,鼓勵步行和自行車,提升城市韌性,助力綠色出行。此外,產城融合一體的發展規劃也有助於減少居民的日常通勤,實現更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

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碧桂園森林城市

爲降低建設階段的能耗,森林城市已開始採取預製裝配式建築的施工方式。裝配式建造方式能有效節約水源、能耗及減少建築垃圾。作爲“海綿城市”的倡導者,目前森林城市已建成5座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達到170,400人口當量,經過先進的污水生態處理系統和人工溼地的深度處理系統,出水水質達到高於大馬普通排放標準的CLASSⅡB級別,並通過設立獨立的中水回用系統用於建築屋面綠化、垂直綠化、室外綠化澆灌以及公共衛生間衝廁等。目前,森林城市大部分的綠化用水都來源於中水處理,日後也將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至今,森林城市在環境保護方面已持續投入超1.4億令吉,包括設立海草保護區、開展保護和養育等措施。爲建設周邊社區及支持區域發展,森林城市累積投入超5300萬令吉用於建設社區、村落及資助本地學校。經過5年的發展建設,森林城市正逐步完成階段性生態發展目標並初見規模。未來,森林城市將以實踐響應全球碳中和目標,致力於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