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臺商的塑膠花

農曆春節前,傳來新冠肺炎消息,造成人心惶惶。由於疫情尚未止息,中國大陸各地工廠有些仍未恢復正常運作,上個月有一位好友返臺過年,還好,她已平安回到廠址福建公司上班。

這位朋友是30年前赴大陸工作,在一家臺商塑膠花工廠任職。雖然,這家工廠已經由第二代接班,但因她的資歷深、能力強,因而成爲年輕老闆的得力助手。公司重要會議,她都被指定出席,年輕老闆也會徵詢她的看法,回覆其他幹部問題及提議。

由於年輕老闆空降接班,未經過基層歷練,因此不管是業務接洽或者與當地機構打交道,都完全交給她打理。也因爲新老闆還在磨合階段,對內部業務不熟悉,就曾有員工因鬧脾氣,竟向她遊說,一起另立門戶。但身爲工作30年的資深員工,接受公司栽培與重用,她當然是斷然拒絕。

「塑膠花不是夕陽產業嗎?」這是一般人的直覺反應。但在這位朋友眼中,塑膠花的商機仍然很大。

她說,大陸有14億人口婚喪喜慶多,不管是一場婚宴開幕典禮展覽會場面佈置都是用數百枝或上千枝的塑膠花,而且不重複使用,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她接着說,塑膠花技術門檻不高,利潤又薄,競爭很激烈,因此,一定要跟上流行風潮。例如,有時流行地中海風、希臘風,有時是歐美鄉村風,或是野花野草風,塑膠花的花色造型,就要跟着隨時翻新。

不僅如此,花朵的大小、花束的長短,都是競爭的眉角,誰能早先一步發覺市場的改變,就能搶先拿到訂單

除了花色、造型、長短要跟上流行,製作品質良好、確保供貨穩定也很重要。她說,她們公司雖然員工僅200人,但是外包商有十多家,其中有些是離職員工自行創業的,這些外包商還有自己合作的外包商,一圈又一圈,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共同體

她的一番話,顛覆了我們對塑膠花的看法,大衆眼中的夕陽產業,只要積極創新、隨時應變、質量俱佳,還是能闖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