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貓熊寶寶命名 「Hong+Kong」最受青睞

柏林動物園貓熊夢夢」8月31日順利產下雙胞胎。(美聯社

一週前,柏林動物園的大貓熊「夢夢」首次成功產仔。此後,雙胞胎貓熊幼崽的取名問題引發了關注。德國之聲中文網6日報導,即將在下週訪問德國的香港衆志秘書長黃之鋒建議,貓寶寶命名爲「民主」和「自由」,柏林民衆則建議取名「香香」以及「港港」。

據報導,柏林當地報紙《每日鏡報》本週就8月31日出生的貓熊寶寶命名問題,向其讀者發送了問卷。根據《畫報》(BILD)獲知的初步統計結果,「香香」+「港港」(Hong + Kong)的組合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陰」+「陽」,「乒」+「乓」。

還有部分讀者建議,貓熊寶寶應當命名爲「天天」+「安門」。其餘的命名建議則大多不具政治含義,比如「熱狗」+「薯條」,或者「酸酸」+「辣辣」。

大貓熊「夢夢」8月31日產下一對雙胞胎,圖爲兩隻幼崽之一。(美聯社)

《畫報》在一則短評中建議,正在北京梅克爾總理,應當和大陸領導人認真地談一談將雙胞胎貓熊寶寶命名爲「香香」+「港港」的問題。

根據柏林動物園與成都大貓熊繁育研究基地之間的租界協議,2017年落戶柏林的「夢夢」與牠的伴侶「嬌慶」這對大貓熊租期爲15年,這期間繁育的幼崽則應在出生2至4年後送回大陸。

柏林動物園一名發言人對德國之聲表示,園方暫時還沒有認真考慮過命名問題,「成功地度過了貓熊雙胞胎分娩這一關,對此我們現在非常高興。」發言人還說,現在暫時還無法確認幼崽的性別。「只有在性別確認後,我們纔會和成都基地共同探討命名問題。」園方強調,目前根本還沒有就命名問題與陸方展開過任何交流

大陸出借海外的大貓熊產仔在德國尚屬首次,但是在其他國家已經有過諸多先例。從以往的新聞報導來看,幼崽命名似乎並沒有特定的模式,既有當地民衆投票決定名字,也有園方或者政治高層直接決定的模式。2015年,華府美國國家動物園一隻貓熊幼崽就由陸美兩國第一夫人共同決定命名爲「貝貝」。由於2007年後大陸不再向外國贈送貓熊,因此出借貓熊的產權皆屬陸方所有,新生幼崽的命名不可能不獲得陸方的同意。

即將在下星期訪問德國的香港衆志秘書長黃之鋒,則在接受《畫報》採訪時建議,新出生的貓熊寶寶命名爲「民主」+「自由」,從而向北京方面發出明確的訊號。「香港當初迴歸大陸之時,北京政權就試圖透過給香港送貓熊的方式來展現友好的形象。20多年後的今天,現實卻是另外一副模樣。」

根據柏林動物園與成都基地之間的協議,「夢夢」與「嬌慶」的租金總額爲100萬歐元(約新臺幣3438萬元)。新生的貓熊幼崽產權也歸陸方,因此柏林動物園也要爲此支付租金。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估計,每隻幼崽的年租金大約爲40萬歐元(約新臺幣1375萬元)。此外,動物園每年還要爲貓熊飼料支出數十萬歐元的費用,以及1到2名飼養員人力成本。柏林動物園在2017年前爲修建貓熊館,還曾一次性投資了2000萬歐元。

自從6歲的「夢夢」和8歲的「嬌慶」2017年夏落戶柏林以來,大貓熊就是柏林動物園最主要的亮點。不過,園方也表示,無法具體估算哪些遊客專爲貓熊前來。柏林動物園的普通門票價格爲15.5歐元,全年通票的價格爲55歐元。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在幾次失敗嘗試之後,「夢夢」8月31日首次成功產仔,生下雙胞胎。這是在柏林動物園首次有大貓熊降生。今年4月,「夢夢」接受了人工授精,以提高受孕機率。雌貓熊一年只受孕一次,而且受孕期不超過24至72小時

從1980年至2012年夏,柏林動物園裡曾先後生活過3只大貓熊。2012年,頗受動物園遊客喜愛的雄性大貓熊「寶寶」以34歲高齡離世。它與雌貓熊「天天」和「嫣嫣」的交配均不成功。「天天」和「嫣嫣」都先於「寶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