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3年,國內貶值最快的,不是房價股價,而是這4個東西

近幾年經濟市場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在過去的幾年間我國的樓價迅速回落,這給有剛需的人帶來了諸多利好,但對於已經買了房的人來說卻並非好消息。

在國家實行了多項的調控政策之後,樓市正在朝着逐漸穩定並且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所以都不用經濟學家們預測,大家也明白房子可能會逐漸貶值。而且這兩年國內的股市也成爲了跌幅最大的資產,A股市場從2021年底開始就進入到了大跌的狀態,更是從3700點一路跌到了2600點,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當大家都將視線放到這兩個領域時,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3年,我國貶值最快的可能並不是股價和房價,而是這4種東西。

排在第1位的就是現金了,近幾年大家發現手中的錢是越來越不經花了,主要就是因爲現在我國一直在下調利率,這就導致我們手中的錢一直在貶值,它的購買力會持續下降。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之前你花一塊錢就能買到一個麪包,可現在你卻需要花1塊5,以前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在7%左右,現在普遍降到了2%,過去存款利率超過了4%,現在則在1%,這就是差距。

第2個是學歷,在前幾年如果誰家能出來一個大學生,絕對會成爲全村的焦點,這意味着他有了更高的市場競爭力,可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學歷已經不再是就業的保障,很多985 211畢業的學生,也面臨着就業困難和工資低的狀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現在不少企業招聘的條件都是要有工作經驗,技術性人才已經成爲了市場緊缺的人羣。學歷貶值的現象已經在多個地區普遍出現,就算你畢業於名校,想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也並非易事。

第3個是世俗人情,在過去社會上講究的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大家會盡可能的去擴大自己的關係網,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不管是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都比較喜歡獨來獨往。他們在做事時也不會拘泥於原有的世俗文化,比如說很多80後的人,都是在父母的催促之下,爲了結婚而成立家庭去生子的,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沒有遇到對的人,寧願選擇不結婚。

在傳統節日的各種習俗上年輕人也看得特別的淡,比如說現在的年味就越來越不濃郁了,很多傳統的規矩並非是陋習,而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這一點山東還有潮汕地區就做得特別好。

第4個是創業者,過去誰能在社會上闖出一番事業,那絕對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現在各種大小企業無數,隨便開個工作室,也會被稱一句老闆或者張總李總。在十幾年前這是對一個人社會地位還有財富的象徵,可現在這最多就是一個稱呼的代名詞。當下社會有特別多的發展機遇,創業者也就越來越多,這些人沒有學歷,沒有財富,沒有社會地位的限制,好像人人都能被稱爲老闆,以後這一羣體基數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