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迎來重要突破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法律關係複雜、證明材料難審查、登記錯誤賠償風險大等造成繼承登記“辦證難”,這一不動產登記的堵點、痛點將被有效突破。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副局長趙燕1日在新聞通氣會上說,非公證繼承涉及的不動產登記一直是堵點和痛點,影響了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和產權保護功能發揮。近日,自然資源部會同國務院國資委、稅務總局、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通知》,推出8條改革舉措,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繼承登記“辦證難”問題,是一項重要突破。

據介紹,非公證繼承不動產登記專業性強、法律關係複雜,存在親屬及繼承關係證明材料獲取難、繼承材料真僞審查難、詢問工作開展難、登記錯誤導致賠償風險大等難題。此次,自然資源部等四部門多方面發力,優化繼承登記辦理流程。

例如,在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中,對法定繼承的,由全部法定繼承人共同查驗繼承材料;對遺囑繼承的,由全部法定繼承人共同查驗遺囑的有效性及是否爲最後一份遺囑;對受遺贈的,由全部法定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共同查驗繼承材料;全部法定繼承人查驗繼承材料,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無需到場;提供放棄繼承權公證書的,該繼承人無需到場。

值得注意的是,遺產管理人制度被正式引入。民法典實施後,上海、重慶等地率先引入遺產管理人制度,使不動產繼承登記在有效率的同時,也有“溫度”。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也與民法典有效銜接,對此作出特別規定。引入這一制度,精簡了辦理流程,壓縮了辦理時間。

四部門有關負責人還就全面推進“全程網辦”、創新項目建設全生命週期登記服務、提高涉企登記服務水平、強化登記和稅務、金融高效協同、拓展預告登記覆蓋面、健全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長效機制、深化隊伍作風常態化建設等做了深入解讀。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