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前,謝鋒稱中國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達!

“國強必霸”不是中國的文化基因,更不是中國的發展邏輯。

文 | 海上客

在意大利開完西方七國集團(G7)外長會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於今天(4月24日)開啓他今年的訪華之旅。

4月以來,前有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後有布林肯訪華,看上去美國高官訪華的密度又在增加。但來者是否善呢?

布林肯出席在意大利卡普里島舉行的G7外長會

01

布林肯來華前夕,美方似乎氣勢洶洶。

在4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提及美國正考慮制裁中國金融機構。原話是這樣的——

據報道,布林肯在訪華期間將向中國官員明確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持續爲俄羅斯提供芯片、巡航導彈、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以支持其工業重建的做法感到日益不滿。雖然布林肯沒有說明美國打算採取何種措施,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金融機構和其他實體實施制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除了繼續表明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以及談到中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正常經貿往來以外,更談到一點,我們堅決反對美方自己拱火澆油,卻對中方甩鍋推責的這種虛僞做法。中國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開展正常經貿往來的權利不容侵犯,我們將堅定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汪文斌主持4月2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在海叔看來,美國這樣的恫嚇很沒有道理!

首先,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往來,並不涉及向俄羅斯出售武器。這話,可不僅僅是中國有關方面在說,就連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也如此說過的!包括美國的情報部門、烏克蘭的情報部門,都如此說過。其實,中國做事光明磊落。因爲在俄烏衝突中,中國有自身立場,所以,中國不向俄羅斯出售武器,但保持正常的經貿往來,是中國自身秉持的政策。至於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貨品中,包括民用的卡車、芯片之類,難道這些也算支持俄羅斯軍工嗎?

沙利文親口說過,中國沒有向俄羅斯出口武器 圖:資料

其次,至於中俄貿易使用哪種貨幣,進行怎樣的往來,這關美國的一些金融系統什麼事呢?事情哪是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事情根本就是美國看到中俄之間許多貿易往來使用本幣結算,而由此怒火中燒。這才威脅要對中國的金融機構進行制裁。

問題在於,中國一直以來執行穩健的一攬子貨幣政策。如若不是如此,豈不是被美聯儲的超發、加息減息之節奏等等給玩死?

美國眼看着無法使得中國就範,無法收割中國,就打着反對中俄貿易的幌子來威脅中國,想要捏死中國金融自主性?這用心,也太能夠讓人一眼看穿了吧?

哎,計謀中的小兒科!

如果美國當真制裁中國的一些金融機構,海叔要說,這種行爲,絕對帶有自傷性。中美之間,還指不定誰被傷害得更嚴重一些呢!

畢竟,中國頂多更少與美元玩兒,而增大其他品種貨幣的使用份額。而美國呢?從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到如今美元是不是也準備正式與石油說再見?

反正,中美之間該如何貿易,在耶倫訪華以後,中美金融、經濟兩工作組都舉行了第四次會議。布林肯如果希望拎着貿易制裁、金融制裁的大棒,想靠諸如發起對華301調查之類就打服中國,這可真是白日裡在做夢,做夢在娶媳婦,儘想着好事呢!

02

4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訪問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該中心專家學者就中美關係深入交換意見 圖: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

布林肯訪華前,或者說布林肯前往意大利參加G7外長會期間,中國的外交官也是在行動。4月19日,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訪問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該中心專家學者就中美關係深入交換意見。

此際,謝鋒講到一句話——

中國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達,“國強必霸”不是中國的文化基因,更不是中國的發展邏輯。

在在斯言,當然是謝鋒說給在座的專家學者聽的。但海叔要說,這些話,也是作爲高級外交官的謝鋒,在美國說給美國的外交官,特別是對華關係領域的外交官聽的。

美國當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掰着手指頭也算得出來,其歷史不超過三百年。但美國人又往往以霸主自居,特別是自認爲集成了希臘、羅馬以來的西方文明。因此也成爲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當代代言人。

其實,中國是一個更年輕的國家。單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歷史算,不過75年。但中國又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綿延不斷文明史的國家。希臘、羅馬那一套,在中國來說,當然可以借鑑,但西方也要看到中華文明之存在,否則還怎麼對話?

駐美國大使謝鋒在哈佛肯尼迪中國論壇上的演講——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美關係 圖:外交部網站

如果美國人總以古希臘、古羅馬那一套東西來衡量中國,哪怕是衡量當代中國,自然會出偏差。其實,哪怕中國以古希臘、古羅馬那一套去衡量美國,得到的也未必是美國踐行得有多麼符合古代西方的標準!

這世界是在變化着的。

03

美國誠然氣勢洶洶的樣子。但海叔個人感覺,他越是氣勢洶洶,越是顯得長期的底氣不足。想靠威脅、恫嚇,來讓我們就範?這種“談判”方式,太霸道了。

看看美國國會衆議院新近通過的決議,生生要在援助烏克蘭、援助以色列的文件中提所謂“印太”,還提到中國的內政臺灣問題。

這種情況下,還想要求中國這樣,要求中國那樣。

不得不提醒到訪中國的布林肯先生,最好自己先摸摸胸口,想一想,今年是不是美國大選年。明年,還撈得到身爲國務卿而外訪的機會嗎?

布林肯如今外訪,他國願意接待他,願意聽他絮叨,也願意說一說對美立場,這是相關國家厚道的做法,講道理罷了。

但萬一達成什麼成果,美方怎樣落實,怎樣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布林肯還是得想想。如果不去想這些,那豈不是變成來騙騙的?對外威脅恫嚇打馬虎眼,對美國國內純粹爲了拉選票而做出各種動作。這,未免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