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誰」詐騙老梗還在用! 中市警方今年已阻詐1億7000萬元

警方勸導被害人不要匯款,以免掉入詐騙集團陷阱。(警方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詐騙集團手法層出不窮,民衆警覺心仍不夠,面對詐騙老梗還是上當。臺中市警察局刑大經濟組長謝志遠今天表示,今年至今獲報「猜猜我是誰」詐騙案有55件,被害人財損總金額高達1175萬餘元,不少是老年人被騙光養老金。中市警方強化金融機構聯繫阻詐,今年已成功阻詐金額高達1億7千萬元。

臺中市警局統計,今年1月至今獲報「猜猜我是誰」詐騙案55件,被害民衆損失總金額高達1175萬餘元。警方「警銀聯阻防詐」計劃強化金融機構聯繫,今年至今成功阻詐金額高達近1億7000元,其中,第2季阻詐137件,金額爲6884萬7090元,較去年同季的52件,金額2410萬9892元,增加85件、4473萬7198元。

謝志遠指出,1名住在霧峰區的老年人在今年7月底接獲自稱是公家機關人員電話,告知有遺產可繼承,但須先繳稅500萬元,他欣喜萬分地到銀行辦房產貸款、定存解約急着湊錢,經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才及時阻詐。

詐騙老梗「猜猜我是誰」、「阿母!快救我」等手法,雖警方已宣導多年,但仍有不少民衆險些上當。謝志遠說,今年7月就發生2件「猜猜我是誰」詐騙案,都是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到場及時阻止匯款。

王姓男子接獲來電,對方宣稱他兒子因詐賭,栽在他們手上,要求新臺幣30萬元贖人,他心急至銀行欲提領現金匯款;另名李姓婦人接獲電話,對方以她兒子涉入毒品案,恐嚇支付贖金50萬元,她不疑有他即前往銀行欲匯款。

警方提醒,常見詐騙手法主要有「假投資」、「假交友」、「猜猜我是誰」及「假公務機關」,民衆應提高警覺,如接獲疑似詐騙電話、語音或手機簡訊,要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切勿提供個人資料或指示提匯款或轉帳,以保障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