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資金退潮後自保之道

該年12月Fed利率會議決定,將加速縮減購債規模,而據當時例會後官員的表示,市場對2022年全年的升息,推定爲3碼。

然而,Fed今年以來已五度升息,總計調升12碼,創1980年代初期以來最激烈的升息步伐。

過去兩年,臺股在降息下的資金派對中,不僅衝破歷史高點12,682點,更一舉攀上萬八大關,「全民瘋股市」盛況空前。但隨Fed加速升息,臺股有如失速列車般,不到一年,加權指數大跌逾5,500點,更跌破萬三大關,2021年漲幅全吐光。

回溯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Fed爲了救市,無預警降至零利率,更推出一整套的寬鬆貨幣政策,雖然消息公佈當天,美股又崩跌至熔斷,但後續也造就了近兩年的股市熱潮。

如今,股市還是免不了遭遇腥風血雨,會不會當時撒銀幣打出的一劑強心劑,只不過是讓股市「崩盤」這症狀,延遲兩年才發生?又或許,股市只不過是迴歸到正常的軌道罷了?

在防疫上,臺灣曾是模範生、傲視國際。正當部分國家每天病例破萬時,臺灣「+0」維持了好一段時間。但今年從4月再度爆出本土疫情後,單日確診數急升至4萬上下,跟上其他國家的水準。

且順應國際趨勢,我們的國門也即將開啓。沒有了邊境政策的保護,防疫之道迴歸到個人,最重要的還是「勤洗手、戴口罩」。

同樣地,當Fed爲對抗通膨、升息勢在必行時,投資人也需要回歸「投資」基本功,衡量自我的投資屬性與資產配置,善用零股、ETF等投資工具,而「定期定額」或爲老生常談,但卻是在市場震盪加劇之際,能達到控制風險、穩健投資的處方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