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100噸 農糧署否認要班班吃鳳梨

國產鳳梨入校園午餐作爲食材使用,112年有20校、總用量100公噸。農糧署長鬍忠一(右)呼籲食當季、吃在地。(中央社)

大陸去年以檢出禁藥爲由暫停臺灣石斑魚輸入,行政院以經費補助6億元的方式,透過「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石斑魚專案實施計劃」,讓國中小學生在上學期可吃到4次石斑魚,但至今仍有12縣市未吃滿4次。漁業署承諾5月底前可全數吃到。此外,本學期20間學校將採用鳳梨入菜,農糧署強調是擴大推動,而非要班班吃鳳梨救產銷。

「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石斑魚專案實施計劃」政策由農委會與教育部共同提出,行政院則編列6億經費來執行,然而上學期曾因調度問題導致部分學校暫緩實施,更爆出學校供應的是龍膽石斑,而非遭大陸暫停輸入的龍虎斑,甚至還欲改成「班班好食材」,該政策的跳票與荒唐招來許多批評。

漁業署坦言,石斑魚供應給各縣市學校的過程相當複雜,除了加工量能及規格魚不足外,決策官員當時也並不瞭解產地供需,未吃滿4次的12縣市均已下訂單,今年5月底前可全數吃完。

鳳梨盛產,近來農委會極力推銷鳳梨,而在全臺3600多所學校中,農糧署輔導的鳳梨產業策略聯盟,以及全國餐盒公會等團體,於本學期推動首波20間學校擴大采用鳳梨入菜,總採購量達100噸,遭外界質疑是否又要推班班吃鳳梨?農糧署強調,去年12月就已經覈定要在今年將鳳梨做爲食農教育推廣的食材,並非要推動班班吃鳳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