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蘇體制早就出問題 蘇貞昌別戀棧了

民進黨改革聲浪四起,蘇揆應知所進退。(本報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崩盤,行政院長蘇貞昌口頭請辭卻被慰留,雖然蘇揆似乎認爲此次地方選舉「罪不在己」,但民進黨地方執政成績並不差,此次敗選主因應是擋疫苗、護高端、到黑金治國,全都是中央執政出了問題,民進黨改革聲浪四起,蘇揆更應知所進退。

民進黨在前總統陳水扁涉貪被關後,隔了8年還能再次政黨輪替,最重要的原因是扁在任時期,不僅培養不同派系的黨內人才,更透過內閣人事的更替,大量栽培具有行政能力的中生代及年輕世代,爲民進黨保存能再度執政的活血和命脈。

蔡英文上任初期,用的多是藍營和扁時期留下的人才,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蔡延攬「敗選者聯盟」的蘇貞昌第二度擔任閣揆,從2019年初上任至今,即使各種爭議不斷,蘇揆還是創下閣揆任期最長紀錄,也讓黨內人才培育停滯不前。

爲了保住官位,蘇貞昌卯足全力,透過NCC拔掉中天新聞臺,讓批評他的媒體噤若寒蟬,各種選舉和公投,蘇貞昌更是無役不與,視行政中立爲無物。此次九合一選舉,蘇在選前端出大批利多政策,包括房租補貼300億、加碼育兒津貼、臺版晶片法案祭產業免稅優惠,下鄉輔選更是到處開支票,但仍然一路失守。

民進黨地方執政成績並不差,還出了多位五星縣市長,這次地方選舉敗得這麼慘,絕非地方的問題,而是「蔡蘇體制」被民衆唾棄,只是,蔡蘇兩人不以爲意,但隨着英系插手警政人事和「黑白共治」、綠側翼藏身行政部門種種行徑被曝光,蔡政府迅速腐敗沉淪,過去敢怒不敢言的民衆,這次透過選舉表達他們的憤怒。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蘇貞昌既然也口頭請辭負責,就應勇於任事承擔敗選責任,蔡總統若真心反省檢討,也不該讓已無心政務的蘇揆繼續擔任,此刻是該讓黨內中生代擔起閣揆重任,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纔有重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