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從政黨員要時刻警惕 政策形成過程要掌握民意走向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今下午出席中常會前接受媒體時事聯訪。(林縉明攝)

民進黨今中常會,新聞輿情部主任顏若芳以「全媒體時代的新聞攻防」爲題專案報告,黨發言人顏若芳會後轉述身兼黨主席蔡英文總統裁示,民進黨從政黨員同志時刻警惕,必須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可能的民意走向,及時提供正確的澄清訊息

據轉述,總統還提到,2018年開始大量假訊息攻擊,行政團隊及黨反映沒有及時,後來選舉大敗,2019年檢討之後,至今訊息速度迴應已有加快,大家會比較辛苦,但這是必要的;總統說,第一時間蒐集訊息很辛苦,現在新聞訊息太多,遇到假訊息要趕緊迴應,府院有發佈訊息上澄清,新聞輿情部要去輔佐,要大家收到假訊息要第一時間反應,跟民衆溝通要做正確訊息傳遞。

顏若芳今報告指出,全媒體時代媒體的轉變,各種媒體形式都出現,閱聽者改變習慣,從傳統收視率到現在,增加點閱率、分享率、訂閱率等,都成爲新聞重要的參考值,依照統計,2020年有線頻道全國訂戶數第三季已有45%家裡沒有有線頻道,閱聽習慣出現在網路上,變成電視電腦手機融爲一體的時代及多元呈現。

顏若芳轉述總統裁示指出,資訊操縱一直以來是獨裁國家用來破壞民主國家的工具。在過去的幾年內,錯假訊息已成爲對臺灣常態威脅影響政治、也分化社會、更分裂人際家庭關係。尤其在疫情之下,訊息的混亂更容易造成社會恐慌。

總統說,讓臺灣感到驕傲的是,臺灣的民主與公民力量形成一個很好的保護罩,維護了人權,也捍衛了臺灣的民主價值

總統說,新聞輿情部的工作就如同資訊作戰,除了提供新聞服務、及時掌握與有效傳遞正確資訊之外,面對錯假訊息更是需要主動澄清、積極迴應、降低失分風險;同時,新聞的運作也需要藉由團體協力作戰的方式,擴大資訊的蒐集面向,掌握訊息作戰先機,只有正確的新聞訊息纔會與人民沒有距離

總統表示,全媒體時代確實對臺灣社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資訊操縱者試圖利用民主制度下的開放社會影響選舉的結果,擾亂的社會秩序,他希望針對這點,從政的黨員同志要時刻緊惕,必須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可能的民意走向,及時提供正確的澄清訊息,共同守護我們引以爲傲的民主成果

此外,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今在中常會中報告上週舉行的「秋鬥」;據轉述,林錫耀表示,秋斗的動員上,國民黨也認爲超乎預期;而最近一些政策議題,立法院黨團很辛苦,謝謝黨團總召柯建銘真的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