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赴美 美國務院定調過境非訪問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美聯社)

蔡英文總統預計4月初出訪中美洲友邦時過境美國。圖爲2019年「自由民主永續之旅」過境美國時,蔡總統與當時的聯邦參議員賈德納一起騎馬的畫面。(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預計4月初出訪中美洲友邦途中,在加州洛杉磯會晤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8日證實蔡總統有美國之行,但在面對中國的抗議下,普萊斯淡化此行的重大意義,強調蔡總統赴美是「過境」(transit),而未使用「訪問」(visit)一詞。他說,臺灣高階官員過境,符合美國長年政策及與臺灣的強健非官方關係,「這不是什麼新鮮事(nothing new),不是什麼新突破」,完全符合基於美國「一中政策」的現狀。

普萊斯補充道,蔡總統本人在過去7年來,已過境美國6次。他並提到,麥卡錫前一天已證實有「蔡麥會」,但相關行程及細節只能問麥本人及其辦公室。記者問,是否有國務院官員打算會見蔡總統,普萊斯答說不曉得有此類計劃。

有記者追問普萊斯,爲何他沒有像過去一樣,提及美方對於臺灣高層過境,一向依據「安全、舒適、方便」等三原則考量?而讓蔡總統在洛杉磯待上幾天(比方說3天),又怎能說只是「過境」,這是否代表美方的做法有變?普萊斯則答稱,「問題核心是現狀。這符合現狀,符合我們的『一箇中國』政策。我們應用『一箇中國』政策的方式並無任何改變。」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昨在立法院也證實,已收到總統過境美國的相關訊息,雖然僑宴舉辦的時間和地點目前尚未確定,但基本上應該會舉辦4場,美東地區確定在紐約,美西地區可能在洛杉磯。此次行程她也會隨行。

民進黨立院黨團表示,4月份總統如果真的到美國,算是一個突破,臺灣在國際上一直沒有被公平對待,只是希望臺灣民選總統在國際上被公平對待,這個成果是全民共享,未來不管誰當總統都希望創下先例流傳下去;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指出,蔡總統這次務實穩健外交,可在美國跟議長見面是難能可貴的外交突破。

麥卡錫在美國會見蔡英文總統,恐觸動兩岸敏感神經。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任何政策或計劃一定要以臺海穩定、區域和平爲最重要的原則,這是我們不變的方向,不管用什麼形式,都要以這個原則爲主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