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病蟲害診斷及安全用藥 茶業改良場推新對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爲配合「化學農藥十年減半」及安全用藥等永續農業政策,6月份出版「臺灣茶樹主要病蟲害介紹」及「茶樹病蟲害用藥及作用機制」,提供茶農茶園田間管理時正確診斷病蟲害種類,並有效輪替使用覈准登記在茶樹上的化學藥劑,有效管理茶園病蟲害與降低茶園病蟲產生抗藥性,不僅可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更達到提升茶葉安全及保護環境目的。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說明,近年來隨着氣候暖化,病蟲害逐漸嚴重,加上病蟲害繁殖密度及世代頻率增加,已造成農民在田間管理上的一大挑戰。爲降低農藥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風險,首先需確定病蟲害種類,再正確使用推薦藥劑。爲提升茶農對茶樹病蟲害診斷的精確度,茶改場特別製作「臺灣茶樹主要病蟲害介紹」精美圖說,以一棵臺灣茶樹爲基底,依樹冠樹體根部等主要病蟲害發生部位,配合相關病蟲害圖片清楚標示危害種類等資訊,以方便茶農比對病蟲害,提升病蟲害診斷之精確度,以進一步做好防治工作

在確認病蟲害種類後,可同時參考茶改場製作的「茶樹病蟲害用藥及作用機制」海報。茶農可從中瞭解最新已覈准登記使用在茶樹之化學藥劑種類,以及同一種藥劑可同時防治多種病蟲害之概念,打破以往一種病害、一種蟲害即需要用一種藥劑防治的舊思維,不僅可有效達到選對藥劑即可同時防治多種病蟲害之效果,更可降低化學藥劑之使用。

此外,茶改場製作的新版海報也提供各種藥劑之作用機制代碼資訊,讓茶農可輪替使用,以避免茶農長期使用相同作用機制的藥劑,造成田間病蟲害產生抗藥性,不利後續防治作業